五一前夕,山東省惠民縣石廟鎮沙窩萬畝林場的槐花盛開,游客在槐樹林打卡拍照、悠閒騎行、採摘槐花、品嘗美食,盡享戶外美好時光。蜂農也如期而至,在花海中忙碌。
“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惠民縣以花為“媒”、以節“引流圈粉”,“賞花經濟”如姹紫嫣紅的春花一樣興盛起來,成就了游客的“詩和遠方”。依託沙窩萬畝林場資源優勢,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游、休閒農業等新産業新業態,在生態旅游上做足文章,以花為“媒”促進農文旅深度融合,帶動休閒旅游、民宿經濟發展,助力群眾增收致富。
“花樣經濟”攪熱鄉村游。人們在感受春夏氛圍的同時,“賞花經濟”助力“春日經濟”持續升溫,惠民縣拿出誠意來迎接文旅復蘇的“春天”。今年五一假期,2023中國濱州黃河文化藝術季啟動儀式暨孫子故里森林公園“黃河大集”游春集市在石廟鎮拉開帷幕。伴着槐花盛開的美景,孫子故里森林公園裏繁花似錦、爭奇鬥艷,數萬株槐花迎風怒放、潔白如雪、濃郁馨香。4月30日開集首日接待游客7萬餘人次,帶動文旅消費50萬元。
以探索了解市場需求為前提、着眼於特色産業,惠民縣實現了“黃河大集引進來 沿黃好品走出去”,拓展出旅游+踏青、賞花、攝影等系列觀光休閒體驗活動。以“花”致富,以促進旅游帶動商品銷售為目標,為鄉村發展帶來實實在在的“變現價值”,切實讓“花樣經濟”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動力。
“花經濟”催生“花産業”。養好花方能開出“致富花”,“賞花經濟”不僅帶來了人氣,還直接帶動了村民致富。在孫子故里森林公園所在的石廟鎮,因今年的游春集市,數家餐飲店收入攀升。村民梁先生利用自家寬敞的院子搭建起“食堂”,搖身一變成為農家樂老闆,五一假期每天中午都要接待近百人,兩天凈收入超過1萬元。
惠民縣石廟鎮本土産業“小芳菇”水餃、馬鐵頭酒在“黃河大集”通過現場品嘗、直播帶貨等形式,實現日銷售額7萬元。在去往孫子故里森林公園的小路上,沿途會看到一批蜂農。蜜蜂被萬畝林場的槐花吸引,紛紛前來,採花釀蜜。嗡嗡聲環繞耳邊,成群的蜜蜂在蜂箱中來回穿梭。只見蜂農“全副武裝”,取蜂坯、刷蜂坯、旋轉蜂坯,淺黃透亮的黏稠蜂蜜便慢慢溢出。“這一片片的花海可是我們致富的源泉。花田給我們提供採蜜原料,並降低了蜜蜂春季繁殖的飼料成本,一個花季就有近兩萬元的收入。”蜂農康先生説。
一花引得百花開,百花捧出盛景來。盛開的槐花,美了鄉村,醉了游人,興了産業,富了村民。風和日暖,吹“開”的不僅是繁花似錦,還催生了特色産業,“綻放”出絢麗的“花樣經濟”,勾畫出一幅多姿多彩的鄉村振興新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