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球!”五一小長假,山東省滕州市西崗鎮體育公園內叫好聲此起彼伏。本地青少年足球賽的舉辦,讓孩子們樂享公共新空間,在家門口體驗運動的快樂。
像體育公園這類新型公共文化空間的誕生與革新,提高了群眾對文化生活的“體驗值”。漫步西崗鎮體育公園,現代感的弧線劃分出空間,確保體育公園內通行便捷,滿足多種運動休閒功能,同時還設置兒童活動專屬區域,創造多功能運動空間,讓百姓盡享體育運動的魅力。
新型公共文化空間,新在哪兒?內容品質好是最主要的。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兒莊古城內,“花家軍巡游”“變臉武生”“馬家運糧”“謝家押鏢”等項目精彩紛呈, 游客紛紛換裝打卡,着一身古風服飾融入其中,感受古風文化氛圍和江北水鄉魅力風情。
新型公共文化空間深挖人們的物質和精神文化需求,為人們提供新穎、豐富的體驗活動,市民可以體驗多元、優質的服務內容。五一小長假,&兒莊古城內游客紛至沓來,日均游客量達到6萬餘人。
在車大路廣場,包裝主題場景將&兒莊大戰主題電影融入其中,形成體驗煎餅製作、飲米酒、看經典電影的氛圍,備受游客追捧。而網紅美食街“是味兒街”也是人頭攢動,煙火氣十足,不少游客一邊吃美食一邊拍照打卡,玩得不亦樂乎。
眼下,夜晚的&兒莊古城光影形象全面升級。船型街、市樓、牛市汪等演藝場所將燈光秀和現場微演藝充分結合,游客們紛紛前來打卡拍照。
優秀傳統文化成為主流審美,深耕城市歷史、融入時尚消費的新公共文化空間越來越多。與&兒莊古城一墻之隔的漁燈巷,是一個以運河漁燈文化為主題打造的特色文旅街區,近12萬平方米的街區內有一百多處運河景觀,還有一萬多盞景觀燈籠,重新演繹古運河曾經的繁華,也為市民的夜間消費帶來了更多的選擇。
五一假期,漁燈巷文旅街區擺出200多家特色文創、手造、非遺和美食攤位,加上特色的演藝節目,形成春季夜游小高潮,每晚都引來上萬名游客。“我覺得這邊的文創有運河文化在裏面,非常時尚。”游客李婉對特色文創十分癡迷。
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建設是塑造城市形象、衡量城市底蘊和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標尺,既注重空間營造和設計,也注重地方特色和審美風格。滕州市文旅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曾超説,滕州市把龍泉廣場文化旅游集聚區作為培育夜間經濟的着力點,目前該區域有商戶600余家,其中文化類經營戶200余家,營業面積達兩萬餘平方米。近3年,文化類商戶年均總營業收入達到1.6億元。
成功入選第二批山東省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後,滕州市龍泉廣場片區進一步優化公共服務,探索實施文博場館延時開放,打造夜間游覽特色路線,提高片區內酒店、民宿的接待水平,引進夜間沉浸式演藝項目,打造“龍泉廟會”“夜宵集市”休閒商業片區,為市民游客提供多種旅游選擇。
在鄉村,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帶來不少新意。滕州市木石龍振莊園研學旅游度假區將農旅、文旅、研學融合,在提供文化服務的同時,帶給人們“詩與遠方”。度假區內的萌寵樂園則成為文化融合時代親子游玩的好去處,為每個家庭提供了豐富有趣的互動,讓孩子們在游戲和娛樂中學到知識,拓寬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