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四川 > 正文
2024 10/2716:44:54 來源: 新華網

文旅新探|四川九寨溝:“童話世界”不再遙遠

2024-10-27 16:44:54    來源: 新華網
字體:
分享到:

  走進金秋時節的九寨溝,由於今年的雨水偏多,一年一度“彩林漫漫、炫雅嫵媚”的景象還未到來,滿山的蒼翠欲滴下,零星點綴着金黃、火紅的色彩,仿佛夏天還在駐留,而游人的體感溫度早已進入秋天。

  九寨溝是大自然的饋贈。無論是2億多年前的板塊構造運動,還是大規模的冰川運動,亦或是經年累月的鈣華沉積,在漫長的時光裏,流水、鈣華和生物等更為柔和的力量,對九寨溝進行着一次次精細的雕琢,最終呈現出一個如夢似幻的“童話世界”。

  九寨溝景區內的樹正寨和樹正群海。新華社記者 王曦 攝

  “羊峒番內,海狹長數裏,水光浮翠,倒映林嵐。”在當地縣誌記錄中,九寨溝有數十里之長的高原湖泊風光。

  從高空中俯瞰,樹正溝、日則溝和則查洼溝3條主溝呈不規則的“Y”字形躺臥於九寨溝起伏的峰巒之間。數以萬計的游客散落在綿延40多公里的狹長溝谷內,卻並不顯得擁擠。

游客在九寨溝景區內的五花海觀光。新華社記者 王曦 攝

  搭乘觀光車一路來到“Y”字形的最頂端,向下依序游覽,層湖疊瀑接連映入眼簾。湖藍、碧藍、青綠……五彩池、熊貓海、老虎海、五花海等顏色各異的“海子”鑲嵌在峽谷之中,珍珠灘瀑布、樹正瀑布等掩映在密林間。江山長卷徐徐鋪開,奇景盡現。

九寨溝景區內的老虎海。新華社記者 王曦 攝

  江蘇林女士的新婚蜜月之行便是來到九寨溝,她特意租了傳統藏族服飾、化上了特色妝容,站在五花海的棧道上,身後是碧藍湖水,身側是林影婆娑。“在這麼美的景色之下穿上民族服裝,我想拍出來的照片一定很美!”

  游客在九寨溝景區觀光留影。新華社記者 王曦 攝

  今年國慶假期,九寨溝景區連續4天客流量達到景區最大承載量4.1萬人。“2019年我們就對溝口立體服務設施進行了提檔升級,驗票閘機從8個增加到32個,經過不斷運轉、測試,目前即便達到游客量最高峰,最多等待30分鐘,就可以坐上觀光車進溝游覽。”九寨溝管理局副局長杜傑補充道,“馬上要到來的彩林季,又將迎來一個旅游高峰。”

這是冬季在九寨溝景區拍攝的諾日朗瀑布形成的冰瀑景觀。新華社記者 王曦 攝

  九寨溝景區“人從眾”的背後,曾經也經歷過很長一段“養在深閨無人識”的時光。經過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林木經濟”時代,九寨溝才被人所知。此後,隨着上級部門禁止採伐森林和九寨溝自然保護區的建立,並允許九寨溝有限度地發展旅游,“童話世界”才逐漸走進大眾的視野。

  如今,隨着川青鐵路成(都)黃(勝關)段的開通,開往黃龍九寨站的動車組幾乎列列爆滿,“3小時游九寨”“特種兵一天來回打卡九寨溝”成為社交媒體上九寨溝旅游攻略的新標籤。

一列動車駛入川青鐵路黃龍九寨站。新華社記者 王曦 攝

  “二十年前我第一次來的時候是乘坐汽車,一路走了8個多小時,搖搖晃晃整個人都快散架了,但當看到九寨溝的那一刻又覺得一切都值了。”已經是第三次來九寨溝旅游的廣州李先生滿臉笑容地分享着自己的經歷,“第二次是2013年坐飛機來的,今天是第三次,正好趕上開通動車,從成都出發3個小時就到九寨溝溝口了,方便又舒適。”

游客在九寨溝景區五彩池觀光游覽。新華社記者 王曦 攝

  通過九寨溝景區的智慧旅游大數據綜合管理&&同步的數據,游客可以在訂票系統上隨時查看當日和未來一週的游客購票情況,自主選擇前來游覽的時間。“淡季不淡,旺季延長”正是常跑九寨溝景區線路的導游馬金彪最真實的感受,“即使處於相對的淡季,比起往年的游客量已是‘翻幾倍’的水平,淡季也變旺了。”

九寨溝縣神仙池景區內的高原湖泊和鈣化池。新華社記者 王曦 攝

  “當前九寨溝縣構建以九寨溝景區為核心,以神仙池、愛情海、甲勿海熊貓園、金猴谷四個景區為引領,以中國綠髮華美勝地等三個度假區為依託的‘1+4+3’旅游格局,深度推進産業融合,加快建設‘生態九寨’最美風景線,推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九寨溝縣委書記李為仁説。

九寨溝景區內的長海。新華社記者 王曦 攝

  不再遙遠的九寨溝,繼續講述着春夏秋冬的“童話故事”。

  記者:王曦、周以航

  海報/視頻:王曦

  策劃:王黎

  新華社國內部、四川分社聯合製作

【責任編輯:李婷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