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四川 > 正文
2024 09/2810:14:39 來源: 四川日報

跟着四大名片、25條旅游風景道——開啟安逸十足、魅力無限的“川派之旅”

2024-09-28 10:14:39    來源: 四川日報
字體:
分享到:

都江堰潤澤天府。

國寶大熊貓。

蒙頂山茶歷史悠久。

三星堆黃金面具。

劍門關。

世界自然遺産——黃龍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光霧山秋景。

  9月27日,世界旅游日,2024四川省文化和旅游發展大會暨第十屆中國(四川)國際旅游投資大會在雅安舉行。

  會上,四川文化旅游宣傳推廣大使李宇春、丁真珍珠,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主持人潘濤,四川大學文博考古學院教授黎海超,金牌導游杜林燁共同推介“天府之國、熊貓家園、古蜀文明、安逸四川”四大國際旅游名片,並向全球首發25條旅游風景道,開啟安逸十足、魅力無限的“川派之旅”。

  天府之國

  2200年前,蜀郡守李冰主持修建了都江堰,自此水旱從人,沃野千里,物産豐富,這便是天府之國。

  今天以48萬平方公里為域,山河壯美,文韻厚澤,百景百畫,這更是天府之國。

  游天府之國,游的是一眼鐘靈秀、半壁江山圖的大美至極。7338米的海拔落差,讓四川成為全中國唯一兼有高山、高原、山地、丘陵、盆地的省份。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造就四川五大世界級遺産,打造了957個國家A級旅游景區、32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5個國家風景名勝區。與此同時,作為全國唯一的羌族聚集區、最大的彝族聚集區、康藏核心區,四川擁有別樣的風情——“極全”的地形地貌、“極多”的旅游資源、“極豐富”的民族特色,讓天府之國向全球發出耀眼光芒。

  游天府之國,游的也是一入山水間、半生不出蜀的文傑遺風。桃源一般的風光,造就了“天下詩人皆入蜀”的宏偉場面。從李白、杜甫、三蘇到“石鼓七賢”,從“蜀中四大才女”到“蜀中四大名家”,蜀地的閒情逸致給文化巨匠帶來自由浪漫的創作土壤,也為四川孕育出百花齊放的文化氣象,更讓四川人有了攬明月入懷的曠達、掬流光於心的詩情,以及攜四海共游的熱忱。

  游天府之國,游的更是一推西嶺窗、半日浮生閒的詩和遠方。流淌在川人血液裏對美的追求,讓天府之國既浪漫又松弛。一格一景、一步一畫的場景式沉浸旅游新體驗在全面鋪開。沿着成都中軸線,在闌珊煙火裏傳唱盛世之音,於田園野趣中叩問千年非遺。City Walk、研學之旅、文博展覽、數字體驗等一大批極具天府特色的文旅新場景、新産品、新業態,正在展現蓬勃向上的新活力。

  蜀山蜀水孕育了蜀地萬千生靈,天府之國孵化了天府旅游名縣名牌,經過五年的培育,已成為四川文旅的璀璨明珠,更是全國文旅融合賽道的頭部品牌。

  天府之國以文為魂,以旅為脈,誠邀大家縱情青山綠水間,泛舟詩情畫意裏,暢游萬般天地中!

  熊貓家園

  1869年,阿爾芒·戴維在四川雅安遇見了黑白相間的珍寶——大熊貓,這一古老而神秘的物種,自此正式走入國際社會的視野。大熊貓繁衍生息,跨越800萬年的時光,是活生生的自然歷史,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體現。

  四川,不僅是世界最早的大熊貓發現地,更是全球最大、最完整的大熊貓棲息地,這裡目前共有野生大熊貓種群數量1400隻,佔全球總數的74%,居全球第一位。同時,四川還擁有最大的大熊貓人工圈養種群。它們中有火遍海內外的頂流“花花”,有“倒栽蔥”一摔成名的“福順”,還有熊貓老家的“雅雅”和“安安”,更有四川文旅吉祥物的原型“安逸”。作為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國寶”“世界和平使者”,沒有人可以拒絕它們憨態可掬和友善堅強的模樣。2021年10月,國家專門設立大熊貓國家公園,為大熊貓築起生態安全保護屏障。

  這道生態安全保護屏障,保護的可不只大熊貓,朱鹮、川金絲猴、雪豹、扭角羚等國家級保護動物也因此在四川得到了更好的“呵護”。不僅是動物,這片被北緯30度輕撫過的土地同樣有着許多古老珍貴的植物,比如,在寶興發現的“植物界大熊貓”——珙桐,滎經雲峰山上的“中國最美楨楠林”,而劍閣“翠雲廊”的2萬株古柏樹,樹齡最長2300年,這既是全世界最大的人工古柏林,更是中華民族歷史和精神的天然見證。

  目前,全省共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303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233種。世界自然基金會將四川列入“全球十大生物多樣性富集地區”,國際著名植物學家威爾遜稱四川為“世界園林之母”,《孤獨星球》雜誌更將四川評選為“亞洲十大旅游目的地”。

  四川不只是熊貓家園,更是一方自然桃源、生靈樂土。

  奉上這場綠野仙蹤的邀請,歡迎五湖四海的朋友,共赴一場趣味盎然、綠意盈盈的盛宴。

  古蜀文明

  從“葵中蠶也”到“上目下蟲”,一個“蜀”字演變的背後,是古蜀先民走過滄海桑田、創造燦爛輝煌的古蜀文明歷史。

  至少20余萬年前,川西高原就是早期人類遷徙擴散和文化交流最豐富多元的區域之一。稻城皮洛遺址的發掘石破天驚,是目前發現的青藏高原面積最大、年代最早、文化內涵最豐富的舊石器時代遺址。從高原到盆地,資陽濛溪河、遂寧桃花河、成都王家堰等重要舊石器遺址,初步構成四川早期人類文化演化格局。直到發現那片4500年前的水稻田,推開了成都平原城市文明進程的第一扇門,這座城叫寶墩,是成都平原邁進文明門檻和長江上游文明起源的歷史見證。進入青銅時代,古蜀人在成都平原建立了早期區域性國家,古蜀國前後相繼的兩大中心遺址——三星堆遺址與金沙遺址,發掘出大型城墻、宮殿、居址、祭祀、作坊以及青銅人像、面具、神樹、太陽神鳥金箔、玉璋等遺存,述説着中國長江上游地區青銅時代鼎盛時期的輝煌。

  歷時兩千多年的古蜀道,見證了關隴與巴蜀地區交流、交融、交往的歷史,1700年前英雄史詩裏書寫着三國的群雄逐鹿。唐宋明清的文化巨匠入蜀,茶馬古道踏出巴蜀的百花齊放。從歷史的幽深處一路走到近現代,郭沫若、巴金、李劼人、艾蕪的川風川韻,同李白、杜甫、楊慎、三蘇的才華才情一起,在巴蜀大地的文脈畫卷上展現出熠熠星光。

  從三星堆莊嚴肅穆的青銅器物到三蘇祠忠義孝廉的家規碑文,從十二橋遺址保存完好的商代大型建築遺存到邛窯長達8個世紀的窯火興旺,還有那五大世界遺産(世界自然遺産:九寨溝、黃龍、大熊貓棲息地,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産:峨眉山—樂山大佛,世界文化遺産:青城山—都江堰),六處國家大遺址悠久燦爛(成都平原史前城址、三星堆遺址、金沙遺址、羅家壩遺址、城壩遺址、蜀道);三大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靜謐恢弘(三星堆、金沙、邛窯),它們同全省262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8000多處非遺資源點一起,融合共生、交相輝映。

  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四川歷史底蘊深厚、文化遺産璀璨。古蜀歷史深邃耀眼,從聚落走成國,從符號走成詩,從呼喚走成歌,走進她,走進的是中華文明的燦爛輝煌、源遠流長,讓我們文化自信的步伐更加鏗鏘!

  安逸四川

  在風光裏放逐身心,讓每一次旅行都充滿歡愉,四川的安逸,是漫步煙火人間路、玩在山水畫卷中。

  四川向全球首發25條旅游風景道,解鎖安逸新玩法。

  一生,總要自駕一次川藏線。從成都出發,一路到拉薩,走上318、317旅游風景道:經過高原草甸,仰望星空雪山,伴隨海拔的每一次刷新,迎風心跳;觀賞羌笛鍋莊,踏足生靈家園,跟着光影的每一輪變幻,隨境呼吸。318的攝影天堂,317的壯美畫卷,川藏線上,在征服中尋覓美,在天地裏見眾生。

  走完川藏線,回到成都平原。以德陽為起點,全長165公里,在天府大道旅游風景道,從北玩到南。登三國古道看群雄逐鹿,探三星遺址尋古蜀文明,拜三蘇祠堂品千年風雅。最長城市中軸線,當今的夢幻天府,每一公里都有新奇際遇。

  煙火氣是巴蜀別具一格的魅力。從成都出發,一路向東到重慶。在成渝故道旅游風景道,玩五驛四鎮三街,八十四塘雙城記。花重錦官城,號吹朝天門。訪元帥故里,賞甜城風光,游客家第一古鎮,探中國石刻之鄉。巴山蜀水,川號渝腔,一路煙火一路歌。

  不入川不知天地壯美,坐著高鐵,走進大九寨旅游風景道。以平武為起點,全長426公里,看人間絕色;以雪寶頂作序,雲幕冰瀑架岷山之巔;九寨開章,高原海子挽群峰綿延;黃龍續篇,雪域瑤池照銀河九天;翠湖峽谷,彩林藍冰,童話出華夢,仙境在人間。

  一眼天上,一眼人間。大峨眉旅游風景道,峨眉沐金頂佛光,嘉州嘗煙火百味。世界茶源,佛教仙山,渺渺塵世落心間。

  大熊貓旅游風景道,最萌風景道,最密景區群。跟隨大熊貓的足跡,與浮雲嬉戲,聽萬物呢喃。

  大貢嘎旅游風景道,追神山跨雪域望錦城,繞貢嘎穿秘境尋奇觀。蜀山之王,獨秀西南。

  大竹海旅游風景道,竹海石林,綵燈流光,鹽幫鮮辣。詩酒趁年華,快意看川南。

  大灌區旅游風景道,千年都江堰,養半數名城;千里母親河,潤萬卷天府。

  大蜀道旅游風景道,望三國天險,品先秦風雲。劍門關、翠雲廊,穿秦嶺、通川陜。漫漫雄關路,悠悠蜀道情。

  大遺址旅游風景道,千年遺址,在青銅王國裏看古蜀深邃,以神鳥之眼望金沙輝煌。打卡先民足跡,解鎖文明密碼。

  大草原旅游風景道,蓮寶葉則觀漫天繁星,&&花湖看水天一色。日升日落,雲卷雲舒,枕母河濤聲,溯民族來路。

  大香格里拉旅游風景道,走進天空之城理塘,踏上生命聖地稻城亞丁,看經幡飄揚在埡口山間,聽摩梭人在瀘沽湖旁千年吟唱。

  長征四川旅游風景道,渡赤水,奪瀘定,爬雪山,過草原。在長征紅色走廊,追先輩足跡,讀烽煙史詩。

  茶馬古道旅游風景道,悠悠茶香,從蒙頂山間飄到雪域高原;聲聲馬鈴,從千年古驛走進繁華盛世。茶馬古道歷史文化走廊,大道不孤,天下一家。

  雅礱秘境旅游風景道、金沙雲崖旅游風景道,“時光琥珀”雅礱江,刻山河之姿,追歲月之蹤;雄渾壯麗金沙江,分界川滇藏,融合藏彝羌。在民族文化走廊,尋秘境,登雲崖。

  巴蜀特色游,風情山水間。千里嘉陵旅游風景道通南北,穿群峰,游古城。看天下第一,一江川水向東流。

  大渡河旅游風景道,覽“地質天書”,入曠世幽境。鐵血大渡河,最美大峽谷。

  涪江詩畫旅游風景道,在岷江下游與涪江相遇,在詩畫長廊品千古詩篇。

  渠江巴韻旅游風景道,往歷史縱深處追溯,探巴文化起源,登巍巍華鎣山,觀悠悠渠江水。

  川西林盤風景道,訪農耕文化、古蜀文明。田園裏,院落中,不聞喧囂,無須遠行。

  將帥故里風景道,重回川陜蘇區,追尋偉人足跡。在將帥故里,傳薪火,守初心。

  蜀風詩韻風景道,沿文脈讀山水,順江河拜廟祠。蜀風詩韻,一筆文宗皆入蜀,一筆天府入畫來。(旅宣 圖片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提供)

【責任編輯:徐夢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