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四川 > 正文
2023 07/2610:18:36 來源: 四川日報

旅游人次消費收入實現“雙回暖”

2023-07-26 10:18:36    來源: 四川日報
字體:
分享到:

 

  【企業故事】

  日前,四川發布上半年經濟“成績單”,全省文旅消費加快回暖。其中,全省16家5A級景區客流量成倍增長,“五一”、端午假期接待游客人次和實現旅游收入均超過2019年同期水平。

  文旅消費加快回暖背後,折射出全省持續&&系列舉措刺激消費,發掘新業態、新場景積極推動新動能。

  新支撐

  系列舉措拉動文旅消費回暖

  今年以來,成都演藝市場持續走熱,演出頻次、上座人次等指標持續向好。

  人氣高、活力旺場景屢屢出現在文旅消費市場的不同切片中。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省文旅消費穩步回暖,成為上半年經濟數據中一個亮點。

  究其原因,在於全省上下聯動,連續推出多項利好舉措。從“冬游四川”消費季獎補,到貫穿全年的“安逸四川新體驗”——一起玩轉網紅打卡地活動,組合構建起促消費長效機制,推動淡季不淡、旺季更旺,刺激帶動文旅消費復蘇。

  文化和旅游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6月底,全省19個市(州)開展各項文旅促消費活動3861場次、累計發放文旅消費券2.34億元。其中,成都、樂山等國家級文化和旅游消費示範、試點城市,持續推出特色文旅消費政策和活動。

  同時,通過多元金融政策助力文化和旅游消費。今年以來,文化和旅游廳聯動金融機構開展“銀聯有禮樂開花”等系列文旅促消費活動。截至6月底,通過銀聯雲閃付&&承接和發放文旅、商貿等消費券4.01億元,覆蓋20個市(州),拉動直接消費約6億元。

  新動能

  “數字引擎”賦能産業升級

  隨着文旅行業復蘇,研學游、夜經濟、沉浸游等新業態、新場景激發文旅消費新模式,為行業發展帶來更多動力。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産業發展司發布20個沉浸式文旅新業態示範案例,四川共有成都“夜游錦江”、巴中“夢境光霧山”兩個項目入選。目前,四川省擁有13個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數量居全國第一位。在消費提振中,夜食、夜秀、夜展、夜演、夜游等業態表現出旺盛活力。“其中,今年二季度成都市成都音樂坊、綿陽市綿州記憶接待游客突破1000萬人次。”文化和旅游廳相關負責人説。

  重點項目拉動發展。今年上半年,全省499個重點文旅項目實際完成投資582.45億元,投資完成率達56.04%。9個項目實現新開工,60個項目竣工投運。全省90個文旅項目成功發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84.97億元,數量和規模繼續保持全國第一位。

  今年5月,全省數字文旅發展大會召開,一批文旅新技術新裝備亮相,助力“數字引擎”賦能産業升級,培育和擴大新消費市場。

  新人氣

  A級景區旅游收入持續上升

  截至6月底,黃龍景區接待游客超98萬人次,幾天后迅速突破100萬人次大關,實現歷年來最快突破百萬人次。

  黃龍景區管理局旅游營銷處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圍繞“建設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和世界級景區”發展目標,景區深度推進“文旅+”融合體驗,先後推出“黃龍極限耐力賽”等系列主題營銷活動,全方位拓展境內外旅游市場,游客接待量節節攀升。

  着力推動跨省游、入境游,成為旅游業復蘇的重要動能。文化和旅游廳聯合&&境管理部門推動團隊旅游口岸簽證落地,協調相關景區優化解決外國游客預約票務難、接口不通等難題,多措並舉提振入境游。

  種種利好帶來市場持續向好。據數據測算,今年上半年,全省A級旅游景區共接待游客3.12億人次,較2019年同期增長13.36%;實現門票收入25.69億元,較2019年同期增長18.77%。

  【數據解讀】

  高複合型新場景拉動文旅消費熱情

  解讀人:中國人民大學創意産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宋洋洋

  今年上半年,全國文旅消費回暖表現亮眼。與此同時,四川文旅還呈現出旅游人次、消費收入“雙回暖”的特點。比如今年春節期間,四川旅游接待人數居全國第一位,旅游收入也實現大幅增長。

  隨着文旅消費復蘇反彈,在消費結構上表現出與以往不同的一些特徵:高複合型、高生活場景、高文化浸潤的新業態,成為消費新亮點。

  根據觀測,文旅行業復蘇呈現K型分化,新業態新消費增長強勁,但一些傳統業態依然不及預期。近年來,四川涌現出大量具有文旅商體融合發展的高複合型場景,它們成為今年上半年文旅經濟復蘇的主力。例如,成都望平街等新打卡地,能滿足當下主流消費群體的多元需求,其吃住游購等多元要素延伸消費鏈條,激發消費熱情。

  來自四川政府層面對文旅復蘇的強力支撐,也提供了重要力量。今年以來四川上下連續&&系列舉措,舉辦各類促消費文化季、文化節等活動,形成聲勢。川渝地區文化消費傾向高,加上在政府強力引導下新消費場景不斷涌現,促進文旅消費強勢回暖。(記者 吳夢琳)

【責任編輯:徐夢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