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一連鎖水果店售賣的蜂糖李。記者 闞瑩瑩 攝
近日,成都市民小陳在某外賣&&被一種名叫“蜂糖李”的李子吸引,下單後發現,5顆重200克的“蜂糖李”價格竟高達22元,算下來每斤價格約為55元。
當前正是李子成熟季節,普通品種市場價格一般在10元3斤左右,這種“蜂糖李”究竟是什麼來頭,竟賣出如此高價?為此,記者走進本地水果市場以及省內李子産地探究原因。
現象
賣得貴,啥來頭?
記者在成都市區多個水果店看到,“蜂糖李”價格大多30元/斤左右,個頭大、品質高的價格甚至超過50元/斤。
“價格高但好賣。”成都市錦江區凈居寺街一家水果店老闆告訴記者,由於“蜂糖李”個頭大、甜度高,其零售和盒裝都賣得不錯。
記者查閱資料發現,“蜂糖李”的主産區位於貴州省安順市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六馬鎮。由於其甜度高(甜度能達到20%以上,普通李子只有不到10%)、果味濃、耐儲運,很受消費者和經銷商歡迎。2023年,鎮寧縣的“蜂糖李”投産面積達15.73萬畝,預計産量6.6萬噸。
而在四川,李子種植面積約105萬畝,品種以青脆李、脆紅李等為主。近年來,省內不少種植戶開始引進種植“蜂糖李”,其種植面積佔比逐漸上升。記者走訪發現,市場中也有不少産自瀘州、宜賓以及成都周邊等地的“蜂糖李”。
達州市渠縣是四川“蜂糖李”的主産區,其種植面積達5萬畝,位列全省第一。其中,渠縣當地的四川省碩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在新市鎮的“蜂糖李”種植面積有6000多畝,規模在當地排在前列。該公司總經理羅永兵介紹,省內水果市場中,大部分“蜂糖李”産自貴州。“我們每年生産的‘蜂糖李’,20%以零售方式銷往本地,80%批發到北方市場。”
四川雨潤國際農産品交易中心相關負責人&&,近一個月,市場裏“蜂糖李”的出貨量約500噸,批發價每斤25元到40元不等,“其中絕大部分産自貴州。”
原因
産量少,價格高
“物以稀為貴。”業內人士解釋,相比於普通李子,“蜂糖李”的畝産量很低。不論是貴州還是四川,每年市場裏供應的“蜂糖李”總量有限,供不應求。
在渠縣,“蜂糖李”平均畝産量約600斤,而常見的青脆李平均畝産量能超過2000斤。
畝産量低,主要與“蜂糖李”種植難度高有關。
“果子喜人,産量氣人。”巴中市南江縣星火家庭農場負責人董立龍試種了幾棵“蜂糖李”樹,但今年挂果後每棵樹只有零星幾顆果子。“果子品質的確很好,但産量太低了。”
“主要原因是‘蜂糖李’對氣候環境要求很高,高溫乾旱不坐果,降水多裂果,減産明顯。”羅永兵所在的公司已有9年的“蜂糖李”種植經驗,但産量仍不穩定。“今年在花期果期連續遭遇高溫,畝産量不高。”羅永兵説。
不只是渠縣,在貴州省鎮寧縣,“蜂糖李”的平均畝産量也只有800多斤。
“由於總産量低,因此市場上的正宗‘蜂糖李’價格比較高,零售價一斤一般在50元至60元,批發價一斤25元至35元。”羅永兵説,這兩年,市場裏出現了不少低價“蜂糖李”,甚至賣到5元/斤。“這種低價‘蜂糖李’,其實是個頭外形相差不大的青脆李或者其他品種冒充的,也可能是一些種植技術不過關,導致甜度不夠、品質不高的‘蜂糖李’次等貨。”
解析
“天選”新品種,引種需謹慎
價高又好銷,對於種植戶來説,“蜂糖李”簡直是“天選”新品種。但業內人士提醒,“蜂糖李”種植風險高,引種還需謹慎。
首先是投入成本高。羅永兵介紹,“蜂糖李”建園一畝地成本約3萬元,第二年開始一畝地維護成本約4000元。隨着果樹逐漸實現豐産,需要經過幾年時間才能盈利。
其次是種植難度大。“蜂糖李”産量極易受氣候影響,四川農業大學園藝學院教授梁東建議,先引進試種,一來可以積累種植經驗,二來可以觀察在本地氣候下的産量和品質,篩選出更適合的品種。
最後是品種更新快。業內人士提醒,通常水果品種的市場壽命多為5至8年。而“蜂糖李”豐産則需要5至6年,即便是今年馬上引進種植,豐産後的品種可能已被市場淘汰。梁東認為,一些老園區引進新品種較有優勢。園區可以利用大樹強大的根係,促成嫁接的新品種果樹更快長成結果。
此外,像“蜂糖李”這類價值高的水果産業,大棚避雨栽培已成為保證産量和品質的主要措施之一。以“蜂糖李”為例,大棚避雨栽培的平均畝産量可達1000斤以上。“但一畝地的建園成本就要多2000元左右。”羅永兵説。(記者 闞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