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四川 > 正文
2023 01/19 09:30:53來源: 四川日報

四川首個高標準農田碳匯開發項目落地

2023-01-19 09:30:53    來源: 四川日報
字體:
分享到:

  1月16日,四川首個高標準農田碳匯開發項目在成都崇州落地。崇州市農業農村局與四川能投氫能産業投資有限公司簽訂協議,啟動當地高標準農田碳匯開發,將溫室氣體減排量認證為碳減排指標,預計每年減少二氧化碳當量12萬噸,可以實現交易收入500萬元。

  “很多人認為農業一定是低碳環保的,其實不然。”四川能投氫能産業投資有限公司下屬公司、四川能投雙碳産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翔解釋,水稻生長環境濕潤,土壤中的一些植物會腐爛從而産生甲烷。此外,給水稻施肥也會産生溫室氣體。

  “減少排放就能形成碳匯資源。”崇州市農業農村局局長李銘劍介紹,目前崇州已建成高標準農田37.4萬畝,今年還將實施高標準農田提升5萬畝,“我們將有效改善灌溉條件,減少甲烷排放,同時通過秸稈還田、減施化肥、增加有機肥施用量等方式實現土壤增碳。”

  減排手段介入後能産生多少碳匯?“將減少的甲烷、氧化亞氮等換算成二氧化碳來計算,預計每年可産生碳減排量約12萬噸。”陳翔介紹,按照國際和國內碳匯市場現行標準,每18萬畝稻田最高可申報減排6萬噸。

  陳翔&&,計量監測是稻田碳匯難點,“針對崇州項目,我們計劃採取分點抽樣方式展開,在同一片灌溉區域設置至少3個甲烷排放監測箱,分別監測淹沒時段和非淹沒時段排放量,得出其中差值,再根據通過間歇灌溉減少的淹沒天數,計算出最終減排量。”

  減排量如何交易?記者了解到,目前國家層面的碳交易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實行碳排放配額制的強制市場,目前僅納入電力行業(火力發電),交易標的為配額指標(CEA);另一種是自願減排市場,其交易標的是由國家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簽發的碳減排量(CCER)。但國家層面的項目減排量的簽發已於2017年暫停。

  陳翔&&,隨着“雙碳”工作不斷深入推進,CCER有望於近期重啟,考慮到未來價格波動,估計每年12萬噸碳匯可創收500萬元。(記者 蔣君芳 吳憂)

【責任編輯:蔡霈霜】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298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