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鎢新能鋰電新材料項目已經進場,這是雅安近年來單體投資最大的工業項目;雅吉芯半導體單晶材料項目在進行最後的設備調試,預計6月中下旬正式投産——最近幾天,雅安經開區“項目管家”楊樹鵬在各項目現場奔忙,幫企業解決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近日,雅安開啟製造業招商引資“百日攻堅”(第二季)行動,對新簽約總投資185.1億元的24個項目實施全流程專員管理,強化問題解決閉環和考核督導,加速項目落地開工。
此前雅安定下目標:力爭到2025年,全市規模以上製造業總産值達到1200億元,培育工業總産值超500億元的産業集群1個、超200億元的産業集群3個,數字經濟總量突破500億元。
當前雅安正從強化骨幹支柱企業培育、加快製造業數字化賦能、打造特色産業集群等多個方面着手,構建“1+4”現代工業體系,加快推動製造業高質量追趕發展。
強化骨幹支柱企業培育
5月31日,雅安經開區的四川中雅科技有限公司生産車間,102條自動化化成箔生産線正快速運轉。
“鋁電解電容器用電極箔是我們的主導産品,主要應用於航空航天、5G、智能高端製造、新能源汽車及發電等領域。”該公司生産副總經理張松濤説,中雅擁有省級技術中心、市級專家工作站,企業在加大研發投入的同時加速技術成果轉化,2021年産值突破10億元。
日前,省財政廳下達2022年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中雅獲國家支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專項扶持資金。這是雅安市企業首次獲該項扶持資金。
雅安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綜合科科長陶涵介紹,近年來,雅安實施“龍頭企業培育行動”和中小企業“育苗壯幹”梯度培育計劃,強化龍頭企業引領,加快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企業。2021年,雅安4戶製造業企業入圍2021年四川民營企業百強榜單,3戶企業入選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實現零的突破。
近日,雅安還&&了《2022年雅安市製造業企業培優和升規工作方案》,遴選30戶龍頭企業為市級“貢嘎培優”計劃名單,建立升規企業培育後備庫,組織開展“一對一”精準對接服務和輔導,拿出“真金白銀”激勵企業做大做強。加快製造業數字化賦能
走進位於雅安市雨城區的華潤三九(雅安)藥業有限公司智能製造控制中心,中控員施玉洪正在操作生産線自動化系統。指着屏幕上的紅參回流罐,施玉洪向記者介紹,“系統智能設定了設備參數,整個過程都是自動化控制,大概半個小時就能完成清洗。”
另一旁的電腦屏幕上,正顯示着製劑車間的實時狀態,糖漿生産線、注射液包裝線、注射液小三線等現場設備運行情況一目了然。
公司智能與信息化辦公室主任王靜介紹,目前,中藥注射液的生産作業、倉儲配送、質量管控、設備管理、能源管理等重點環節已全面實現了數字化,極大地提高了産品質量和生産效率。
近年來,通過産業相互滲透及産業鏈延伸等途徑,雅安加速工業與生産性服務業融合,穩步推動“設備換芯”“生産換線”“機器換人”“産品換代”等工作,三九、雅化、川西等企業智能製造水平在全國同行業處於領先地位。“十三五”期間,工業技術改造投資累計完成487億元,有效發明專利年均增加20件。
當前,雅安正進一步制定雅安市智能製造行動計劃,在重點領域選擇骨幹企業,培育離散型智能製造、流程型智能製造、大規模個性化定制等智能製造新模式,打造出一批智能車間、智能工廠、智能園區。力爭到2025年,新增智能車間(工廠)10個,上雲工業企業達到1000家,其中規上工業企業實現上雲率達90%以上。
聚力打造特色産業集群
5月31日,位於雅安經開區的雅化鋰業(雅安)有限公司園區內一派繁忙景象,生産車間全自動的現代鋰鹽生産線正在快速運作,雅化鋰業電池級氫氧化鋰及其製品生産線項目建設現場塔吊林立。
該項目是雅安今年標誌性引領性重大項目之一。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董興旺介紹,項目共分兩期建設,一期建設年産3萬噸電池級氫氧化鋰生産線,二期建設年産2萬噸電池級氫氧化鋰及1.1萬噸氫氧化鋰及其製品生産線,“力爭‘十四五’末,成為省內最大的基礎鋰鹽生産基地。”
雅安鋰電材料上中游産業鏈已初具雛形,累計建成鋰鹽生産企業1家、負極材料企業6家,雅化鋰業成為特斯拉核心供應商,福鞍碳材料與華為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廈門鎢業、貝特瑞等知名上市企業紛紛來雅投資建廠。
雅安市經濟和信息化局行業管理科科長高尚俊介紹,“目前,雅安在建鋰電産業項目12個、計劃總投資近200億元,預計2022年全市鋰電産業産值將達到50億元,明年有望超過100億元。”
在今年4月施行的《關於推進鋰電産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裏,雅安明確了發展方向,加快做大做強鋰電正負極材料産業、延伸發展鋰電池組裝和回收利用産業,推動鋰電産業集約化集群化發展。
未來雅安將持續推動製造業向規模化發展、大數據産業向多元化拓展,着力打造成都都市圈先進製造業重點産業協作基地、成渝地區大數據産業基地。(記者 薛維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