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蒼溪縣城全景。(羅先知 攝)
風吹稻浪,果滿枝頭,時值2025年中國農民豐收節之際,廣元市蒼溪縣展現出城鄉融合發展的新圖景:現代化農業園區碩果盈枝,錯落有致的居民院落煥發新顏,暢通的交通網絡連接城鄉,規範化的市政設施提檔升級……近年來,四川省廣元市蒼溪縣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在産業發展、城市更新和生態建設等方面持續發力,先後創成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全省首批生態園林縣城、省級生態縣,入選美麗四川先行試點縣。
在縣城,67歲的譚丞明夫婦帶着小孫女漫步於煥然一新的濱江公園;在黃貓埡鎮,絡繹不絕的研學團隊和游客採摘瓜果、重溫紅色歷史。城市生活與鄉村體驗交融,呈現出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圖景。

蒼溪濱江風貌。(蒼溪縣委宣傳部 供圖)
蒼溪之美,美在城市,美在生活。近年來,蒼溪縣以爭創國家園林城市為抓手,實施城區更新改造、城市品質提升、基礎設施功能完善“三大行動”。新建燃氣管道85公里、供水管網7公里;改造升級老城濱江公園、7.1公里杜裏濱江綠道,打造口袋公園3個,海綿城市建成達標面積佔中心城區49.7%;25個重點項目有序推進……2024年,縣城區面積達到19.8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達到16.8萬人,一座山水園林縣城矗立在嘉陵江畔。

五龍鎮三會村新風貌。(蒼溪縣委宣傳部 供圖)
蒼溪之美,美在庭院,美在田園。從探索起步的“庭院經濟”,到大有希望的“生態家園”,再到創新融合的“現代田園”,每一步都彰顯出蒼溪美麗鄉村建設的生動實踐。近年來,蒼溪縣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累計建成美麗鄉村示範環線3條、示範長廊10公里、美麗鄉鎮23個、美麗村莊362個、美麗庭院12.8萬戶,建成國家級傳統村落16個,為全省唯一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黑臭水體治理和地下水污染防治三項試點於一體的縣區。堅持“既見新貌、又涵新風”,元壩鎮將軍村等成為全國、全省鄉村治理示範村,縣級以上文明村佔比超80%。
蒼溪之美,美在山水,美在生態。蒼溪因“樹濃夾岸、蒼翠成溪”得名。綠色是底色,生態是優勢。建縣以來,蒼溪縣持續發展生態庭園經濟,從“一村美”向“全域美”邁進;2019年,5000畝梨仙湖濕地公園建成開園;農村生活污水“貯水削峰”模式被納入生態環境部典型案例向全國推廣;42個城鄉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全部達標,地表水環境質量優良比例達100%;登記古樹名木699株,營造林2.47萬畝,森林覆蓋率達50.35%。按照“紅+綠”思路,黃貓埡鎮高&村、五龍鎮三會村等地成為生態旅游“打卡地”。

廣元港蒼溪港區。(蒼溪縣委宣傳部 供圖)
蒼溪之美,美在通達,美在便捷。曾經的蒼溪,是一個無高速、無鐵路、無水運的“三無縣”,如今,它已實現向“公鐵水”多式聯運區域樞紐的華麗轉身。2012年4月,廣南高速公路全線通車;2017年9月,蘭渝鐵路接入蒼溪;2024年10月,廣元港蒼溪港區正式啟航;2025年4月,綿蒼巴高速公路貫通運行。全縣公路總里程已達11115公里。2025年3月百利大橋通車,4月韓家山隧道全線貫通,縱橫通達的交通網絡,打通了蒼溪對外連接的通道,也暢通了群眾出行的“最後一公里”。
如今,蒼溪正以交通為脈絡、生態為底色、融合為路徑,在嘉陵江畔繪就城優鄉美、宜居宜業的高質量發展新圖景。(徐競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