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網成都1月24日電(黃曉蕓)2025年四川省兩會期間,四川省人大代表、內江市委書記鄒自景接受新華網專訪,介紹內江2024年的發展成績和2025年高質量發展的工作重點。
新華網:2024年,內江緊扣“建設成渝發展主軸産業強市和區域物流樞紐”的定位和使命,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着力培育發展新質生産力,紮實推動各項重點工作落地見效。請介紹一下2024年內江取得了哪些成績。
鄒自景:2024年,內江堅持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為總牽引,以“做大工業、做強物流、美鄉優城、共同富裕”為總抓手,紮實推進六項重點任務,全市實現地區生産總值1942.57億元,增長6.8%、居全省第5位;7項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均高於全省平均水平,均居全省第一方陣。

四川省2024年第四季度重大項目現場推進活動內江分會場。(黃正華 攝)
概括來説,2024年,內江主要取得了“六個新”的優異成績。
一是項目投資跑出新速度。我們推行重大項目“揭榜挂帥”、項目投資化解困難問題會商機制,27個獨立承擔省級、380個市級重點項目分別完成投資344.11億元、940.92億元,固定資産投資增長8.1%、居全省第4位。創新建立項目儲備申報管理機制,動態儲備重大項目815個,投資總額超2500億元。
二是産業發展實現新突破。我們堅定實施工業倍增計劃,聚力發展“頁巖氣+”“釩鈦+”“甜味+”“裝備+”四大特色優勢産業和電子信息、生物醫藥兩大新興産業,“4+2”重點産業産值突破千億元大關、佔規上工業總産值比重超80%,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2%、居全省第7位,工業投資、技改投資均增長30%以上。內江被列為人工智能、新能源、醫藥健康等5條省重點工業産業鏈協同發展地。園區新增承載能力面積2.38平方公里,新增規上工業企業57戶。
三是開放合作邁出新步伐。我們大力推進區域物流樞紐建設,內江機場選址通過國省專家組評審,成渝發展主軸首個保稅物流中心——內江保稅物流中心(B型)獲批。西部首個城市前置航空貨站——川航(內江)城市貨站正式啟用。全省首個西部陸海新通道國際班列集結中心在內江揭牌運營。此外,內江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120.6億元、增長7.2%。舉辦各類消費活動超300場次,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46.6億元,同比增長6.1%,居全省第6位。
四是城鄉融合開創新局面。2024年,內江全市48%的鎮、47.6%的村,農村面貌顯著提升,46.6萬戶、139.8萬名群眾從中受益,9000余戶長期外出農民返鄉改造或新建住房。全年第一産業增加值增長2.7%,居全省第4位。大力實施城市更新行動,開工項目159個、完成投資49.43億元。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19個,改造老舊燃氣管道約105公里,既有住宅加裝電梯270&,新建口袋公園10個、甜城綠道30公里。
五是營商環境再上新&階。我們做靚“樂業內江·甜蜜回報”城市營商環境品牌。入選2024中國投資環境質量十佳城市。新引進5億元以上項目57個,協議投資總額707.3億元。招商引資到位資金增長28.0%左右,外商直接投資到資2021萬美元。
六是民生改善取得新成效。我們深入推進“30件甜蜜內江民生實事”,新增城鎮就業3.46萬人,內江“就業110”獲評全國優秀公共就業服務案例一等獎;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標任務,新增集中供養農村困難老人1647人;縣級醫院創“三甲”實現零的突破,內江市第二人民醫院成功創建“四川省癌症區域醫療中心”。
新華網:新的一年,內江將如何發力,取得更多突破?
鄒自景:2025年,內江將加快建設成渝發展主軸産業強市和區域物流樞紐,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內江新篇章。主要包括五項重點工作。

內江新貌。(王斌 攝)
一是以擴大內需為支撐,形成消費、投資和對外貿易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圍繞消費、投資和外貿“三駕馬車”協同發力。擴大有效益的投資,確保固定資産投資增長9%以上、排位保持全省第一方陣。激發有潛能的消費,深化“周周有活動”,確保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長5.8%以上。拓展有前景的外貿,確保外貿進出口規模保持在100億元以上。
二是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加快構建具有內江特色的現代化産業體系。將科技創新與産業發展精準對接,改造提升傳統産業,培育壯大新興産業,布局建設未來産業。堅定實施工業倍增計劃,培育壯大“4+2”産業,確保全年工業投資、技改投資分別增長18%、12%以上,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9%以上。
三是以改革開放為引擎,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加大物流企業引培力度,確保物流企業營業收入增長10%以上,積極爭創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全力優化營商環境,推進政務服務進一步提速增效,全面降低企業生産成本,確保全年新引進投資5億元以上項目不少於50個,招商引資到位資金增速不低於20%。
農村面貌改善行動後的內江市東興區田家鎮火花村。(王斌 攝)
四是以美鄉優城為抓手,促進城鄉共同繁榮發展。按照“抓好兩端、暢通中間”工作思路,統籌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紮實推進第三批17個鎮(街道)農村面貌改善和344個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大力實施場鎮建設管理提升行動,着力把城市建優、場鎮建好、農村建美。
五是以共同富裕為目標,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紮實推進“30件甜蜜內江民生實事”,確保民生支出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不低於全省平均水平。做實市縣鎮村四級勞務服務體系,推動3家醫院創建“三甲”,不斷提升生態環境質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