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成都1月22日電(吳曉穎 黃曉蕓)1月22日下午,政協四川省十三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舉行第二場“委員通道”採訪活動,來自不同領域、不同界別的4位四川省政協委員暢談履職心聲,回答媒體問題,回應社會關切。
搭建四川省惠企政策服務平台,建立惠企政策“直達快享”機制,關乎企業的發展信心,也關乎營商環境的優化提升。四川省政協委員、四川省政務服務和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心主任呂芙蓉介紹説,致力破解惠企政策知曉難、申報難、兌現難、精準制定難這四大問題,去年以來,四川省政務服務和資源交易服務中心牽頭,從事項清單管理規範發布、惠企政策精準推送、資金兌現和預算管理三方面推進實現惠企政策“直達快享”,包括對政策、企業“雙畫像”,推送信息3300余萬條,覆蓋企業300多萬戶等。

圖為四川省政協委員、四川省政務服務和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心主任呂芙蓉。受訪單位供圖
“2025年將重點依託四川數字政府項目建設,加快建設我省惠企政策直達快享平台,即‘天府易享’平台,提高直達快享水平。”呂芙蓉説,比如圍繞解決惠企政策“最初一公里”和“最後一公里”,將&&相關管理辦法,同時建立健全政策事項聯審、督辦、監測評估等機制,為企業發展注入更多動力。

圖為四川省政協委員、民革四川省委會常委王曉賢。受訪單位供圖
加快推進鄉村振興關乎經濟發展和群眾福祉,産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和關鍵。四川省政協委員、民革四川省委會常委王曉賢圍繞推進鄉村特色産業發展積極建言獻策,建議延伸産業鏈、提升價值鏈,發掘、培育鄉村特色産品,實現適度規模生産的同時做精做優。政府部門在特色農産品加工、倉儲設施建設等方面給予政策扶持和引導。此外,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推進城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向鄉村延伸,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升農産品流通效率。

圖為四川省政協委員、川開電氣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軍。受訪單位供圖
四川省政協委員、川開電氣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軍聚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圍繞如何推動川渝兩地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産業優勢建言。“川渝地區擁有長江上游航運資源和豐富的水力資源。”李軍説,川開電氣有限公司是川渝地區電力産業的龍頭企業,將積極推進“儲能網+充電網+配電網+微電網”四網融合發展,夯實川渝新能源産業基礎。可以通過成渝輸配電産教聯盟平台,打破行政區域限制,在人才培養、科研成果轉化等方面暢通渠道、共享資源,拉動成渝電力企業的競合發展,以着力提升國際化水平和市場競爭力。

圖為四川省政協委員、香港貿發局西部地區首席代表周宏。受訪單位供圖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與粵港澳大灣區如何更好實現經貿合作上的“雙向奔赴”?面對記者提問,四川省政協委員、香港貿發局西部地區首席代表周宏回答,成渝地區有龐大的內銷市場、完整工業産業鏈、優良基礎設施及眾多人才,疊加國家戰略腹地建設、東部沿海産業轉移等重大利好,有很大優勢。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是成渝地區企業走出去進行全球布局的重要門戶。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與粵港澳大灣區可以在貿易、金融、航空航運、科技、新能源等方面合作、共贏發展。
“今年省兩會期間,我向大會提交了關於川港合作發展低空經濟的提案,期望推動川港兩地企業在科技新賽道新領域中找到新商機、實現共贏。”周宏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