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成都都江堰市全力推進“五大新城”建設,向着高質量發展加速邁進。如今,都江堰這座“三遺之城”正煥發出勃勃生機,處處涌動着澎湃的動能,一幅“五大新城”的大美畫卷徐徐展開。
都江堰城市景色。(楊旭輝 攝)
構建世界遺産山水文旅新城
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設步伐堅實
三年來,都江堰市取得“全國縣域旅游綜合實力百強縣”全國第七,“中國縣域旅游綜合競爭力百強縣市”全國第三,天府旅游名縣覆核考評連續四年全省第一等一系列殊榮。
三年來,都江堰市創新打造“大遺産”“大熊貓”“大冰雪”“大青城”“大灌區”特色産品矩陣,持續“上新”豐富多彩文旅活動,吸引中外游客紛紛打卡。熊貓谷年游客數量突破230萬人次,較2021年增長了4倍以上;年均超15萬滑雪愛好者涌入融創雪世界;青城民宿集群在成都旅游民宿60強中獨佔近半;問花村、朱家灣林盤等鄉村旅游景點火爆出圈。
都江堰市致力消費場景打造,讓“流量”變“留量”,成功創建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以世遺馬拉松、都江堰放水節為代表的新“十二月市”品牌效應不斷彰顯。“一部手機游都江堰”實現在線預訂,“雲上都江堰、數字青城山”智慧旅游管理服務系統完成建設,新玩法、新場景、新服務的精準植入,帶動人氣、商氣、煙火氣持續升溫;發起成立川渝八市區文旅聯盟,攜手三星堆、三蘇祠打造“成都都市圈精品旅游環線”;實施青城山、都江堰古建築群、靈岩寺及千佛塔、圓明宮等10余處文物保護修繕工程,完成都江堰市博物館展陳提檔升級並實現對外開放。
構建生態優先宜居公園新城
城市品質整體提升
三年來,都江堰市以城園相融理念為基本遵循,構建藍綠交織的生態空間。構建以大熊貓國家公園為主體的保護體系建設,全省首推“民間林長”,首創野生動物人工洞穴,累計人工修復大熊貓棲息地6.78萬畝,形成393.99平方公里大熊貓國家公園都江堰片區生態保護屏障;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空氣質量綜合指數排名位於成都市前列,實現地表水斷面水質均達到Ⅱ類及以上標準。
錦江綠道都江堰段全線貫通,累計新(改)建城鄉綠道126.22公里,城市綠地增加141.26萬平方米;建成9個“口袋公園”;完成老舊小區改造11個,822戶老舊院落舊家“煥”新顏,成功創建成都市級“園林式”居住小區7個。
三年來,都江堰市堅持抓保護、治污染、美環境,獲評“第六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2022綠色發展實踐創新城市”,入選“2022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典型案例”。
構建産業創新開放宜業新城
城市綜合實力突破性提升
三年來,都江堰市産業創新開放宜業新城起勢成勢,地區生産總值突破500億元大關。
2024年1月18日,隨着現場機器陣陣的轟鳴聲,總投資13.5億元的都江堰市農夫山泉飲料生産基地項目啟動建設。以農夫山泉、元氣森林為代表的天府好水産業集群正在不斷壯大。
三年來,都江堰市成功引進農夫山泉、寧德時代新能源汽車産業園等重點項目,新培育起産值超35億元的“天府好水涵養地”産業集群;組建都江堰數産公司、數字經濟發展聯盟,數字經濟核心産業增加值升至34.2億元;加快培育醫療健康、低空經濟等新興産業,形成東軟智慧健康産業園、五糧液青城山國際康養中心、醫療健康産業園等項目集群,高新南區至青城山低空載人飛行驗證首飛成功;持續打造“天府國際會客廳”,與28個國家36個城市建立友好城市關係,累計服務外事活動200余場。
此外,都江堰市大力開展營商環境建設,營造尊商重商濃厚氛圍,不斷增強市場主體信心和獲得感,推動實體經濟根基持續鞏固壯大,新增民營經濟主體2萬餘戶,新增規上工業企業52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8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33家、限額以上企業53家、規上服務業企業32家,僑源股份成為西南第一家工業氣體上市公司,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在這裡扎根成長、開花結果。
構建鄉村振興共同富裕新城
城鄉融合發展新局面不斷開創
三年來,都江堰市堅持“服務大局、抓好兩端、暢通中間、共同富裕”總體思路,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獲評第六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四川省返鄉入鄉創業示範縣、省級鄉村振興成效顯著市等稱號。
都江堰市擇優引進農業“塔尖”人才12名,累計培養農業職業經理人2692名。深化農村土地改革,深化農村金融服務改革,全面完成“農貸通”村級金融服務網點整合,累計放款4417筆36.88億元,有力激活鄉村發展動能;聚力現代農業園提質,建成9個成都市星級現代農業園區,實現省級現代農業園區“零突破”;深入開展農村垃圾、污水、廁所“三大革命”,440戶農村風貌實現點狀改造,和美鄉村建設有力有效。
都江堰市多措並舉富民增收,不斷壯大中等收入群體,豐富崗位供給擴大就業,打通勤勞致富上升通道,建強就業社會保障體系。2023年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分別增長4.4%、6.9%,2024年前三季度城鄉居民收入比較上年縮小0.02個百分點。
構建民生幸福智慧治理新城
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三年來,都江堰市堅持“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不斷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加快推動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項目建設,獲國家衞生城市、全國健康促進縣等稱號。
2024年12月31日,青城大橋最後一段鋼梁經過30余個小時的奮力施工實現鋼梁跨中高精度合龍。標誌着項目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為青城大橋建成通車奠定了堅實基礎。
三年來,都江堰市聚焦民生關切關注,強力推進民生項目建設。投入74億元實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項目141個;推進都江堰快鐵站站前廣場和濱江小學等30項民生項目工程;累計投資3.06億元推動青城大橋復工建設。“千年古堰”水源治理項目獲評成都市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2023“人民閱卷·市民十大點讚項目”第一名。
都江堰市聚焦幸福美好生活,持續增進民生福祉,加快打造高品質生活宜居地。累計創建新優質學校23所,增加學位5700個;引入華西等名醫院領銜辦醫,創建成都市首批縣域醫療衞生次中心,新增床位25727張;實現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率98.26%,三年城鎮累計新增就業1.7萬人。
都江堰市聚焦智慧城市建設,精準賦能高效治理,全力以赴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建成兩級城運等支撐&&實現“一屏統觀”,投運本級“報表通”系統,“雲上都江堰、數字青城山”智慧旅游管理服務系統獲評“智慧蓉城優秀應用場景區(市)縣十佳案例”;提供優質政務服務,開展“高效辦成一件事”,優化辦事流程,持續深化跨域通辦工作,落地落實跨省通辦事項204項、川渝通辦事項266項、成德眉資通辦事項136項。與此同時,聚焦重點管控治理,築牢安全穩定底板,加快建設安全韌性平安城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