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萬千氣象看四川”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阿壩專場在成都舉行。會上,阿壩州相關負責人圍繞阿壩州生態環境保護答記者問。
“萬千氣象看四川”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阿壩州委宣傳部供圖)
據介紹,阿壩州是長江黃河上游重要的生態屏障和水源涵養區,生態地位至關重要。阿壩州轄區面積8.42萬平方公里,林草資源佔比92%,草原佔四川省三分之一,濕地佔四川省二分之一,作為黃河流經四川境內重要區域,阿壩州是黃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養地、補給地和國家重要生態濕地功能區,黃河干流枯水期40%的水量、豐水期26%的水量來自這裡。近年來,阿壩州樹牢上游意識、扛起上游責任,全力築牢長江黃河上游生態屏障,致力於將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譜寫生態美、産業興、百姓富的壯美詩篇。
阿壩州堅持把生態保護擺在優先位置,一體化保護生態的系統性、平衡性、和諧性,守護好“中華水塔”和“天府之源”;嚴格執行“三線一單”空間管控,科學劃定生態保護紅線面積3.96萬平方公里,佔全州轄區面積的47.7%,佔比全省最高;實行濕地面積總量管理,嚴格濕地用途監管,近十年,若爾蓋花湖湖泊水位提高了52厘米,面積由215公頃擴大到650公頃,成了眾多鳥類棲息繁衍和遷徙的重要區域。
阿壩州深入實施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修復治理,推動生態治理從末端治理向源頭預防、系統治理轉變,打造全國生態一體化系統治理阿壩樣板;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該州環境空氣質量6項指標綜合指數1.67,排名四川省第一。四川省最大生態治理項目若爾蓋山水工程,計劃投資52億元,生態修復面積23.17萬公頃,治沙、還濕、黃河護衛隊“一隊三用”等經驗實現全國推廣。
阿壩州始終把生態作為生産之要,以高品質生態助推高質量發展,因地制宜打通“兩山”轉換通道,着力打造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阿壩典範;不斷優化調整區域水資源保護、利用、開發思路,積極探索、規範推進水權水價市場化改革,去年阿壩州與寧夏完成全國“第一單”跨省水權交易,收益1800萬元;積極尋找和實現生態價值轉換,推動經濟增長和生態保護相融互促,紅原縣成功打造“四川省林草碳匯第一縣”。
據悉,下一步,阿壩州將持續推進生態文明示範建設,以建設美麗中國先行區、生態修復示範地為目標,堅持保護優先策略強生態、系統治理修復強生態、城鄉環境提升強生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