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8日,中國中化—昊華氣體西南電子特種氣體項目正式建設啟動,選址自貢川南新材料化工園區,總投資11.3億元,全面建成投産後,預計可實現年産值7億元。
隨着一個個重點項目的落地、一次次刷新紀錄、一次次填補空白,自貢市聚力打造千億級新材料産業集群重要承載地藍圖已經繪就。川南新材料化工園區今年先後獲評2024年化工園區綜合競爭力百強園區、中國先進氟材料産業示範園區等。
作為自貢打造千億級新型化工産業的“主戰場”。近年來,沿灘區全面落實市委十三屆七次全會“持續推進新材料等4個主導産業形成明顯支撐”部署要求,實施園區提能提標、産業建圈強鏈、項目建設攻堅、開放創新賦能、服務優化提升“五大行動”,搶抓園區擴區調整機遇,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為堅定不移實施“工業強市”戰略貢獻沿灘力量。今年1至9月,園區實現産值27.5億元,同比增長18%。近日,該園區在全省8個獲批擴區調整的化工園區中,率先通過省生態環境廳環評審查。
實施“園區提能提標”,新增承載能力居全省第三。今年1月,經省政府批准,園區總面積從3.13平方公里增至8.87平方公里,新增承載能力居全省化工園區第三位。
沿灘區搶抓機遇,加大環境容量、土地指標、資金、項目等對上爭取力度,通過房屋簽約、土地徵收、站點搬遷等多種方式,預計全年新增承載能力1平方公里以上。同時,借鑒江蘇常熟新材料産業園等國內一流化工園區經驗,探索市、區兩級共同組建運營公司模式,科學前瞻布設道路管網、污水處理廠等配套設施,持續完善智慧管理中心、消防特勤站、事故應急池等,實現水電路氣網共建共享、高效集約。今年1至9月,新建道路3公里、公共管廊1.2公里,新增承載能力700余畝。
實施“産業建圈強鏈”,從“龍頭”向全産業鏈延伸。今年以來,沿灘區圍繞中國中化、中國建材等鏈主企業,完善氟硅材料、能源裝備等産業鏈圖譜,梳理形成“招商項目庫”“目標客商庫”,精準招引湖南裕能等成長性好、附加值高的産業上下游“鏈屬”項目,推動園區首批認定區3個月實現滿園。創新探索“園局合一”模式,將科經、投促等部門整體遷入園區合署辦公,統籌整合市派駐園區招商幹部、區招商專員等力量,協同推進園區招商、項目建設、企業入統等工作,形成“領導一肩挑、管理一體化、辦事一門結”的“一站式”高效招商運作模式。
截至目前,該園區已成功簽約瑞柏集團、江蘇國泰等重大項目33個,計劃總投資340億元。預計到2025年,該園區年産值將達240億元。
實施“項目建設攻堅”,以投資推動經濟增長。沿灘區按照“啟動開工一批、提速建設一批、竣工投産一批、包裝儲備一批”原則,全力推進重大項目建設。
壓縮新開工項目審查審批事項辦理時間30%以上,推出31項“容缺受理”事項、14項“告知承諾制”事項,實行“企業領代辦”和“審批專員”超時默認制度,推動中國中化——昊華氣體西南電子特種氣體等10個項目開工建設。堅持“日跟進、周調度、月評比”提速項目建設,建立專班專員、交辦銷號等機制,加大現場辦公和“點球交辦”力度,快速解決項目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圍繞園區發展需要,包裝儲備道路、管網、應急監管系統等基礎設施項目10個,確保全年爭取地方專項債券資金5億元以上。
實施“開放創新賦能”,以科技創新引領産業創新。沿灘區加快發展開放型經濟,鞏固深化與重慶長壽經開區、銅梁高新區等合作,與吉林大學、四川輕化工大學等高校共享專家智庫資源,成立氟化工及新材料産業聯盟、成渝新材料産業發展研究院,壯大企業産業聯盟,獲評第二批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産業合作示範園區。
該區還加強與自貢高新區、富順晨光經開區聯動,探索形成“産業互補、資源共享、園區共建”新機制,推動産業錯位發展。實施先進材料、新能源産業技術創新行動,採取組團攻堅模式,建成氟材料創新中心等科研&&25個,設立重點項目攻堅課題26個,加速高性能氟材料、高分子材料等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和科技成果轉化運用,常態化開展生産工藝研究和産品開發,提升産業科技含量和産品附加值,推動新一代高速通訊關鍵超低介損透波材料創制及其産業化應用等10項科技成果轉化落地。
實施“服務優化提升”,打造優質營商環境。沿灘區堅持把服務企業提質增效作為穩增長、促發展的重要抓手。推出“惠企政策計算器”&&,逐條梳理拆解國家、省、市、區四級獎勵補貼、技術創新、融資貸款等涉企政策,自動向企業推送“個性化”政策清單,幫助300余戶次企業申報各類資金2000余萬元。制定《高新技術産業園區新入園企業扶持辦法》等系列政策,對租賃園區廠房企業給予免交全額或部分租金,對新建或新裝修廠房最高給予1000萬元補貼。設立2000萬元風險補償基金,採取“政府擔保+銀行放貸+財政貼息”模式,有效幫助企業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推動産城一體、園鎮聯動,加快完善園區企業、職工生産生活配套建設,啟動建設園區職工共享食堂,開通園城循環巴士。(劉曉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