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受連晴高溫天氣影響,四川省達州市宣漢縣各地出現不同程度的旱情。宣漢縣各地各部門立足抗大旱、抗久旱,因地制宜,全力確保群眾飲水安全,全力做好農業抗旱澆灌和田間管理,全力保障秋收工作。
送水到家。(宣漢縣委宣傳部供圖)
送水到家 確保居民用水
“鄉親們,接水了哦!”一大早,在廟安鎮八廟村,送水車和消防車停靠在送水點,村民拿着水桶、水盆等工具,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有序地接水、提水。
“感謝消防隊的同志們,為我們送水到家、提水到缸。”八廟村村民姚洪濤説道,“多虧了他們,才讓我們在這炎熱的天氣,能夠吃到清涼乾淨的水。”
廟安鎮屬於高山地區,海拔在800米以上。連續高溫乾旱天氣造成該鎮7個村、8000多人出現用水緊缺問題。為滿足村民用水需求,當地積極協調各方資源,組織送水車,增設送水點,送水到村、送水到家,併發動黨員志願者入戶宣傳節約用水和飲水安全知識,確保每戶村民都能用上乾淨水、安全水、放心水。
“送來的水每次能用一個禮拜左右,沒水了他們馬上又會送水上門。”村民馮秋十分放心。
黃金鎮黨委、政府按照“先飲水、後灌溉,先生活、後生産”的原則,對備用水源地上游的杜家溝、劉家溝兩座水庫開閘放水,以保障場鎮7000人日常生活用水,送水到戶136噸,惠及群眾3000餘人。
據了解,自8月1日以來,宣漢縣較歷史同期降雨量偏少79%,全縣132個村(社區)不同程度出現用水緊缺。不止廟安鎮,該縣各個鄉鎮(街道)及時協調送水車輛及抗旱物資,立即啟動備用水源,及時開展應急送水服務,確保群眾生産生活用水“不斷檔”。目前,已投入機動抗旱設備8300&、儲水帶10000米,組織送水隊伍96支、1760人,送水車輛420&,累計送水4820立方米。
送水到家。(宣漢縣委宣傳部供圖)
送水進廠 保障企業供應
持續的高溫讓該縣的一些養殖企業也面臨缺水困境。位於大成鎮的宣漢縣偉興牧業有限公司養殖場就出現了水源供應不足,300余頭肉牛用水短缺的現象。當地黨委政府得知情況後,第一時間抽調灑水車送水解困。
“我們牛場用的自鑽井,這段時間氣溫高,牛的用水量大,水源供應不足,鎮上每天按時送水,真是解決了牛場的燃眉之急。”宣漢縣偉興牧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牟達偉説道。
大成鎮是宣漢縣肉牛現代農業園區,現已建成標準化規模牛場36個,年存欄肉牛達1.2萬頭。針對眼下季節性缺水現象,當地迅速啟動應急預案,統籌調度轄區養殖場用水量,並協調組織6&灑水車,分片、定時開展送水上門服務。
大成鎮副鎮長鄭友溢介紹道:“這段時間,我們對轄區所有的肉牛養殖戶缺水情況進行了全面摸排,同時組織黨員志願者、抽調灑水車送水上門,安排農技人員現場指導如何防高溫、防疫情,幫助他們渡過難關。”
據宣漢縣水務局工作人員介紹,目前該縣140座水庫、10115口山平塘、108條石河堰總蓄水量已達6584萬立方米,相關部門通過水雨情監測&&、水旱災害防禦&&等數字化監測,指導水資源調度,全力蓄水保供。
供水保苗。(宣漢縣委宣傳部供圖)
科學管理 全力保苗保收
走進峰城鎮野鴨村,地裏看不見引水澆水的水管,也沒有大水漫灌的泥濘,只見黑色滴灌帶將一塊塊田地隔成了條狀。
“今年收完玉米,地裏比較旱,我用了多種抗旱造墑的方法,經過對比還是鋪滴灌帶造墑效果好、效率高。”種植戶陳元琼説道。在這塊地裏,播種時就一同鋪設了滴灌帶。陳元琼蹲下拿着卷尺一量説:“只要連續滴灌幾天,墑情就能完全覆蓋苗帶,達到出苗要求,還不浪費水。”
近年來,宣漢縣大力推廣科學灌溉技術,推進高效節水灌溉項目的建設,努力將粗放、傳統的農業灌溉模式向精細、精準的農業灌溉模式轉變。
為了應對近期的高溫乾旱天氣,確保全年糧食增收。縣農業農村局專門&&了《宣漢縣大春作物抗旱管理及晚秋、油菜抗旱播栽(育苗)技術意見》,組織全縣800余名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農民搶時收穫、搶抓管理、搶種秋糧、搶育油菜。
據宣漢縣農業農村局局長王衝介紹:“下一步,我們將持續強化農業抗旱技術指導和服務,充分發揮各類水庫、機井等水利設施作用,全力開展抗旱澆灌和田間管理,積極發動群眾開展抗旱自救,確保全年豐産豐收。”(張平、周浩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