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四川 > 信息 > 正文
202409/0315:03:10
新華網

成都環城生態區預計10月中旬完成全部采收

信息2024-09-03 15:03:10
字體:
分享到:

  2023綠道豐收節。(天府綠道集團供圖)

  近日,成都環城生態區的高粱成熟待收,田地裏,農作物收割機穿梭在一串串穗紅粒滿的高粱間,伴隨着“隆隆”的作業聲,高粱被捲入農機,收割、脫粒、秸稈粉碎、裝車……很快,一片高粱地便收割完畢。

  環城生態區的玉米、大豆、高粱和稻穀等陸續成熟,近日起全面開始采收工作,預計在10月中旬完成本季采收任務。

  環城生態區高粱成熟。(天府綠道集團供圖)

  采收7萬餘畝大春農作物

  其中玉米數量最多

  8月29日上午,交子百業園內洋溢着豐收的氣息,收割機在田間往來,一排排高粱連稈帶穗被捲入收割機。這裡是今年大春采收期,成都環城生態區最早開始采收的點位之一,再有一日,便能完成300畝的采收工作。

  “本季采收主要從安全、降損、提效三個方面做提升,在保障人員及機械安全作業的情況下,有序推進采收工作。”天府綠道農科相關負責人&&,降損方面是通過引入一體化收割機械,從而降低機械割&,減少損耗。同時,提前做好采收機械及人員安排,分區分組作業,搶抓晴好天氣集中采收。

  “本季大春農作物種植面積約7.6萬畝,其中玉米4.1萬畝,高粱0.7萬畝,分佈於成都環城生態區各園區,各類作物均陸續啟動了采收工作。”現場種植管理人員説,“按照以糧為主、糧經融合的原則,我們種植的水稻、玉米、大豆、高粱等農作物主要選擇抗蟲抗病、耐旱、耐貧瘠、高産的品種,比如高粱選擇了適宜成都地區種植的川糯粱、機糯梁、金糯梁等品種。根據農時選擇播期適宜的種類,最終達到穩産增産的效果。下一季,成都環城生態區將主要種植小麥、油菜等糧油作物。”

  “本季采收全程機械化開展,已做好收割機械的儲備及調配工作,針對玉米及水稻,採用整穗一體化收割機。”天府綠道農科相關負責人介紹,為做好秸稈資源的有效利用,將把水稻秸稈收集製作幹貯飼料,玉米秸稈製作成黃貯飼料,還計劃將農作物秸稈進行集中收集,運用於生物質焚燒發電,並針對生物質發電後産出的爐渣廢棄物,分選出高凈度草木灰和生物質炭用於製備炭基有機肥,這種肥料能增強作物抗逆性,提高作物産量和品質。

  環城生態區一片豐收景象。(天府綠道集團供圖)

  綠道豐收節將於9月下旬舉行

  廣邀市民體驗農事活動

  成都環城生態區的農業不僅僅是大田種植,更是高附加值的現代農業、都市農業、景觀農業,建成後的農業區,既是農田的生動呈現,又是公園的靈活表達。

  據了解,環城生態區將構建“農業+商貿”“農業+文創”“農業+旅游”“農業+科普”“農業+研學”等多種融合新模式,有機植入新經濟新業態,營造鄉村宜居宜游、宜娛宜宿的高品質生活場景和新經濟消費場景。

  今年,天府綠道再次向市民發出邀請,共赴一場豐收之約——2024綠道豐收節將於9月21日至22日在青龍湖三期牧雲鄉間舉行。屆時,現場將有趣味農事挑戰、豐收游樂園、農田認種認養等互動活動,通過“農業+”體驗活動讓更多市民走進農業、體驗農業、感知農業,探尋自然知識,感受自然的生命。

  此外,環城生態區還設置了農業科普教育基地,面向社會和市民朋友免費開放,家長可以帶領小朋友們前來參觀,在科普教育基地學習農業的知識,體驗農耕文化。(完)

來源: 天府綠道集團
【責任編輯:徐夢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