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突破制約民營經濟發展的瓶頸,進一步激發民營經濟的發展活力,2023年1月,四川省正式確定自貢市沿灘區等4個縣(區)為縣域民營經濟改革試點地區。
如何當好改革的探路先鋒?沿灘區搶抓機遇、大膽探索、先行先試、重點突破,聚焦解決企業“急難愁盼”問題,切實提升營商環境服務水平,推出了一批原創性的改革,厚植民營經濟發展沃土。
2023年,沿灘區民營經濟增加值達158.36億元,增速為5.2%;民營經濟增加值佔全區GDP的比重為59.16%;民營經濟主體總量為2.1萬餘戶,同比新增5364戶,增速為23.85%。
首創“央企帶民企”示範基地
園區搭&企業結對實現抱團發展
近日,走進四川康康木業有限公司的生産車間,這裡一派忙碌熱鬧的景象:機器分秒不停,將一根根原木通過加工變成一塊塊薄薄的木板;工人們神情專注、動作嫻熟,認真仔細地對木板進行打膠、裁板……馬不停蹄趕制訂單。經過多道工序,一個個木制托盤呈現在眼前。
“這些木質托盤都是為凱盛(自貢)新能源有限公司生産的配套設備,主要用於包裝運輸,平均每個月要交付4000至5000個。”公司法人代表康牛介紹。
四川康康木業是一家民企,凱盛(自貢)則是央企,得益於“央企帶民企”的創新舉措,這兩家企業“牽手”達成密切合作。
2023年上半年,沿灘區依託凱盛(自貢)、中昊晨光、中化藍天等央企在市場、技術、經驗等方面的優勢,首創打造“央企帶民企”示範基地,引導央企與民企通過定向採購、技術攻關、市場共享等方式,實現結對抱團發展。
四川康康木業有限公司生産車間內,工人們正趕制訂單。(圖據自貢網)
在這樣的機遇下,四川康康木業與凱盛(自貢)開始了結對合作,為其供應木制托盤,每年可為企業帶來高達上千萬元的産值。“從去年合作以來,公司産值達到1400余萬元,預計今年將達1800余萬元,幾乎佔據了年總産值的三分之一。”康牛説道。
不止四川康康木業,沿灘區多家民企都享受到了紅利。自貢華砂新材料有限公司通過供應鏈、技術鏈、人才鏈的帶動,提升了産品銷量近3000萬元。“這一創新舉措不僅可以幫助民企快速打開市場,也進一步提升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助力民企做大做強。”沿灘區科經局局長劉良平説。
截至目前,在園區的牽線搭橋下,“央企帶民企”已結出“碩果”——開展原材料結對合作企業26戶,累計形成合作訂單10億元。
區級“政策計算器”
打通信息“孤島”破解“融資難”
“真的太方便了,只需要在手機上點一點,立馬就能找到匹配的惠企政策,非常全面。”前不久,自貢金成硬質合金有限公司負責人吳曉輝通過“政策計算器”&&,成功申報了區級工業發展專項資金中關於發明專利、降本減負等相關政策。
沿灘區打造的區級“政策計算器”&&。(圖據自貢網)
這是沿灘區打造的區級“政策計算器”&&,充分運用大數據算法和人工智能技術,將企業信息和政策信息進行匹配計算,一秒鐘得出智能匹配報告,實現惠企政策“一鍵智達”、一站即辦、“免申即享”,打通了惠企政策落實落地的痛點、堵點和斷點。
“以前企業總是很難找到與自身匹配的政策。看似生活在‘信息海洋’,實則是在‘信息孤島’,常常因為惠企政策複雜、時效要求高、信息不對稱等原因,難以快捷和足額享受到政策紅利。”沿灘區科經局局長劉良平解釋,該&&匯集了發改、科經、農業農村等部門當前的惠企政策近500條,實現企業輕鬆找政策、政策精準找企業。
“政策計算器”&&一經上線,就備受廣大經營主體的追捧。截至目前,已有2萬餘戶經營主體註冊,匹配政策1600余次,為民營市場主體降低社保費用和減免稅費約2.57億元,兌現各類扶持資金及補貼2000余萬元,進一步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
除了政策壁壘,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也是制約企業發展的瓶頸問題。
沿灘區升級打造了“政策計算器”2.0版本,開發“金融超市”&&,累計入駐銀行23戶,上線貸款産品114個,幫助企業獲得融資支持2.77億元。同時,推出“民營經濟誠信貸”融資産品,鼓勵企業在誠信經營、節能減排、社會公益等方面下真功夫,以“道德積分”換取“零抵押”授信。
“我們還將根據市場主體的需求,對&&不斷進行優化完善,打造‘政策計算器’3.0版本。”劉良平説,同時將探索打造&&的AI功能,適時推出“政策機器人”,讓“政策計算器”更加多元智能,更好助力民企高質量發展。
據悉,沿灘區將進一步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激發民營經濟活力和創造力,打造縣域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樣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