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聲鼎沸、香飄萬里……7月26日-8月4日,樂至縣第十二屆“群英薈”燒烤美食文化節在四川省資陽市樂至縣熱鬧“開烤”。活動現場銷售額達2000 余萬元,帶動樂至住宿、旅游、餐飲等消費約3.2億元,不斷擦亮樂至“煙火旅游勝地”城市名片。
熱鬧的背後,是樂至圍繞創響“安逸走四川、快樂游樂至”旅游形象品牌,大力發展特色燒烤經濟,激發文旅活力,點燃城市經濟發展“煙火氣”的努力。
燒烤美食文化節現場。(姚陽 攝)
一串燒烤
“烤”出舌尖傳奇
行走在樂至的大街小巷,滋滋作響的烤肉聲、香味撲鼻的味道總會讓人尋味逗留。
一串烤肉就是這人間煙火的生動注腳。樂至烤肉已成為街頭巷尾的大眾美食,以其鮮、香、麻、辣、脆等特色贏得群眾的喜愛。隨着技藝的更新,樂至烤肉不斷發展壯大,逐步擴展到了重慶、成都、內江、遂寧等地,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川中民俗飲食文化。
就在今年7月底,資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公告,正式發布了《帥鄉桑都美食烹飪技藝 樂至烤肉》四川省(資陽市)地方標準,從腌制工藝、烤制時間、手法等方面制定了標準,讓樂至烤肉有了“正宗與否”的尺度。
“五花肉厚度約3毫米最佳,5斤食材用鹽12克、雞精7.5克……”自貢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樂至烤肉製作技藝”傳承人李良國介紹稱,樂至烤肉的獨特味道,正來自對選料、腌制、烤制等每一個步驟的“精雕細琢”。
“樂至烤肉就一個字——絕!”來自成都的鄧先生説,“一下車就到燒烤攤‘報到’,尤其是烤的五花肉又脆又香,回味無窮。”
游客在採摘葡萄。(謝義 攝)
一串燒烤
“烤”出發展活力
一串串燒烤,烤出了帥鄉風味,也激發出了這座城市的活力。本屆燒烤美食文化節期間,來樂至游客達70余萬人次,樂至已成為新晉“網紅打卡地”。
如何將“流量”變成“留量”,把“網紅”變成“長紅”,樂至下了一番硬功夫。
“如果只吃完燒烤就打道回府,那肯定是我們東道主招待不週啊。”樂至縣商務和經濟合作局相關負責人&&,樂至以燒烤為媒,加快推動“美食+旅游”融合發展,進一步擦亮“煙火旅游勝地”的城市名片,推動商店、住宿、旅游等産業快速發展,成為了發展第三産業的強大“引擎”。
“樂至發布了‘古跡拾趣·歷史文化’精品游、‘重溫田園記憶·中國桑都體驗’游等4條精品文旅線路。”樂至縣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讓游客在吃燒烤的同時感受樂至這座城市的魅力。
如今,到樂至看美景、逛景區、摘水果,已成為游客吃燒烤的“標配”。“吃了燒烤,就去鞦韆王國打卡,安排必須到位!”來自遂寧的游客李慧説,趁着假期,帶着孩子來樂至旅游一趟。“又好吃,又好玩,這個暑假真開心!”正在讀五年級的黃松説,“我的旅行游記又有內容了。”
樂至烤肉。(姚陽 攝)
一串燒烤
“烤”出火紅日子
熙熙攘攘的好吃街,一到晚上,幾家烤肉店裏就坐滿了人,空氣裏瀰漫着烤肉香。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樂至的特色美食、美景不僅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也不斷充實着當地群眾的荷包。
“不僅僅是燒烤節哦,平時周六周日從成都、重慶、遂寧過來的游客多得很,一天就沒咋個歇過腳。”雖然燒烤節結束了,但經營樂至烤肉店的老趙並沒有閒下來,平日裏他的店裏也是座無虛席。
“樂至烤肉火了,‘火’的不僅是樂至烤肉從業者,更帶動了其他各類消費,促進了群眾增收。”樂至縣商務和經濟合作局相關負責人&&,藉&樂至烤肉的社會知名度、美譽度,樂至周邊游也逐漸熱了起來,也讓村民的日子更加紅火了。
鞦韆王國景區。(謝義 攝)
“高寺鎮清水村通過流轉土地,打捆投入‘鞦韆王國’項目,按照‘租金保底+門票分紅’模式,讓村集體經濟組織獲取穩定收益。”高寺鎮相關負責人介紹。
“工作比較自由、輕鬆,一個月還是有2000多元工資,我還是很滿意。”清水村村民肖世花説,她平時就在果園裏打打零工,賺錢、養家“兩不誤”。
拿着串串燒烤,就着帥鄉的夜色煙火慢慢“下肚”,“燒烤+”不斷提升着樂至的吸引力與活力,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唐文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