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四川 > 正文
2024 07/0509:56:29 來源: 四川日報

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這三個川南鄉村探索出哪些經驗

2024-07-05 09:56:29    來源: 四川日報
字體:
分享到:

改造後的南強村。

7月初,內江市威遠縣界牌鎮南強村,滿山的無花果即將成熟。

南強村是今年威遠縣建設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之一。7月3日,川南片區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現場推進會在威遠縣召開。除了南強村,界牌鎮橋凼村、高石鎮童家村也被選為參觀點位。

去年11月,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工作推進會議,明確要把“千萬工程”經驗運用到四川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中,推動全省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半年多來,川南片區的三個村為全省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探索出哪些經驗?

如何讓鄉村更宜居?

這裡推行“一套安全住房、一間整潔廚房、一個衞生廁所、一條入戶硬化路、一個增收庭院”

在南強村這個以種植無花果致富的村子裏,村民出門就有健身設備,還有充電樁。“前幾年大家都往城裏跑,現在我們村比城裏巴適得多。”村民自豪地説。

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首先要縮小城市與鄉村之間的基礎設施“硬差距”、填補公共服務“軟落差”,讓鄉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

與全省相比,川南片區農村基礎條件相對較好,但仍有路面損毀、“斷頭路”等問題。有的鄉村在遭遇較大乾旱時,仍然面臨生産、生活用水保障困難。2023年,內江啟動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計劃以5年5個批次、全覆蓋全市70個鎮和7個涉農街道。

如何讓村民生活宜居?內江的做法是,鄉村環境清雜去亂、完善農房功能、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內江市推行“一套安全住房、一間整潔廚房、一個衞生廁所、一條入戶硬化路、一個增收庭院”,共完善12.5萬戶民房功能。同時,新(改)建一批農村公路、電力線路、抗旱機井。首批實施的18個鎮(街道)平均自來水普及率從73.07%提高到95.4%,燃氣通村率達到100%。

“從全省來看,30戶及以上的自然村(組)中,仍有20%左右未通硬化路。下一步,重點要打通‘斷頭路’,推進農村公路提檔升級,持續推進一批規模化供水工程建設。”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省上安排自貢、瀘州、宜賓、內江川南4市新改建機電提灌站368座、高標準農田年度任務71.8萬畝。

如何讓鄉村更宜業?

依靠一套有效的聯農帶農模式,讓無花果産業帶動村民收入提高

僅靠種植無花果,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就超過了3萬元。南強村是如何做到的?

一套有效的聯農帶農模式讓參會人員印象深刻。南強村位於威遠縣無花果現代農業園區核心種植區,村裏建成1550畝無花果規模化種植基地,同時與中國農業大學開展合作,培育無花果新品種。通過“龍頭企業+專合社+村集體經濟+農戶”聯農帶農模式,無花果産業帶動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04萬元。

發展鄉村産業,提高農民收入,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是浙江二十年如一日實施“千萬工程”最直觀的成效。資源稟賦不同、區位特色有異的四川鄉村如何宜業?

作為農業大省,四川有不少叫得響的農産品。做好“土特産”文章,成為鄉村發展特色産業的重要路徑。

“各地要賦予鄉村産業符合市場要求的空間與能力,形成同資源基礎相適應、區位布局相協調的産業格局。”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對於川南來説,除了要做強糧食生産等主導産業,還要聚焦川南早茶、釀酒高粱、無花果、特色水産等優勢特色産業,大力培育“宜賓匯”“甜城味”“自然貢品”“納溪特早茶”等區域公用品牌和精品品牌,因地制宜發展農事體驗、觀光采摘、鄉土美食等新業態。

如何讓鄉村更和美?

改善人居環境的同時,持續提升治理水平乾淨整潔的鄉村阡陌交通,特色農家小院高低錯落,“微菜園”“微果園”點綴其間,黃瓜、玉米等長勢喜人。

“這才是我們嚮往的鄉村,這才是能喚得起鄉愁的鄉村。”走進高石鎮童家村,參會人員不由發出感慨。

鄉村和美,重點是改善人居環境,持續提升治理水平。

高石鎮黨委書記賴順科介紹,在打造示範院落時,當地圍繞“舊物置新、農居新村”主題,利用舊條石建堡坎、舊石板建步道、舊木料建畜棚,因地制宜打造可塑性強、古樸美觀、具有當地獨特建築風格的“石頭屋”。

童家村根據當地建築風格打造特色村落,界牌鎮橋凼村則另辟蹊徑。當地依託康橋恬園3A級景區,結合原鄉文化、農耕文化,打造1500畝果園、星空船塢、白鷺湖、十里桃源等精品景點,讓村民實現“出門即景”。

“田園變公園,産品變商品,農房變客房,村裏不僅提升了人居環境,農戶還有了多種收入。2023年,全村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萬元。”界牌鎮黨委書記魏嘉介紹。

改善人居環境的同時,還要提升鄉村治理水平。內江在全市推行“甜城辦”,295項高頻民生事項辦理不出村。同時推廣鄉風文明“積分制+紅黑榜”等,帶動村民參與村級事務。

“另外,川南4市在農村廁所、污水處理設施等方面還存在短板。”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透露,今年省上將支持川南4市363個村實施廁所革命整村推進建設,新(改)建農村衞生廁所8.6萬戶。(記者 闞瑩瑩 文/圖)

【責任編輯:蔣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