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四川 > 正文
2024 06/1310:14:40 來源: 四川日報

前5月同比增長21.6% 成都中歐班列淡季不淡

2024-06-13 10:14:40    來源: 四川日報
字體:
分享到:

●進口貨值35.6億元,同比增長20.4%

●出口貨值176.1億元,同比增長21.8%

●發往歐洲的主要商品是汽車及其零部件、氯化鉀、菜籽油等

●進口商品主要為液晶電視及其零部件、汽車及汽車零部件等

6月11日,成都海關發布數據顯示,今年前5月,成都中歐班列發運貨值211.7億元,同比增長21.6%。

通常每年上半年是中歐班列的傳統淡季,為何前5月成都中歐班列淡季不淡,搭載進出口貨物量、貨值均持續快速增長?

訂單需求同比增長3倍

6月11日,在成都青白江鐵路口岸多式聯運海關監管中心,青白江海關關員正對一批即將出口的音箱、軸承等電子機械産品進行查驗。查驗放行後,該批貨物當天搭乘中歐班列前往德國。

“為讓這批貨物順利出口,上游的貨運公司早在一個月前就訂了中歐班列的艙位。”代理該批貨物報關業務的成都國承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吳承果介紹,從今年初到現在,該公司接到的訂單量同比增長約50%。

中歐班列訂單接到“手軟”的,不止國承供應鏈公司。成都國際鐵路班列有限公司市場營銷部主管袁田力介紹:“每年春節到5月期間,是國際物流淡季。但今年旺季來得很早,甚至從去年10月開始持續到現在,國際物流市場一直走高。”

作為成都中歐班列的主體運營公司,成都國際鐵路班列有限公司目前約有600家長期合作夥伴,涵蓋生産企業、貨代及報關公司等各類市場主體,數量居全國前列。袁田力透露,從今年以來的市場反饋看,中歐班列市場需求量至少同比增長3倍。

這種變化,在成都海關的統計數據中更顯直觀:前5月,成都中歐班列進口貨值35.6億元,同比增長20.4%;出口貨值176.1億元,同比增長21.8%。從成都口岸發往歐洲的主要商品是汽車及其零部件、氯化鉀、菜籽油等;進口商品主要為液晶電視及其零部件、汽車及汽車零部件等。

“目前,艙位量能基本滿足客戶需求,我們至少在班列發運前14天開始放艙。”袁田力説,目前成都中歐班列每個月發送標準集裝箱可達1萬個。

多重因素帶動增長

本是淡季的中歐班列,提前進入旺季。國家高端智庫、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研究所所長王國文分析認為,最根本的原因在於中歐班列的快速直達和運行時間固定,這首先能夠解決和滿足中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之間貿易穩定性的需求。同時,吸引越來越多高附加值的商品願意選擇中歐班列進行國際物流運輸。

“促進本輪中歐班列需求持續上漲的直接誘因,是始於去年底爆發的新一輪紅海危機。危機造成大量海運航線擱淺或繞道,持續加劇海運運力緊張,將部分運力轉移到鐵路運輸上來。”王國文&&,由於海運航線受阻,從中國到歐洲的海運航程多了5000公里,不僅運輸時間大幅增加,集裝箱也是一箱難求,造成海運價格飆升。

對於國際物流市場上的諸多變化,吳承果也有感受。他粗略算了算,過去幾個月裏,僅一個海運集裝箱的價格就上漲2000美元。在當前國際局勢下,如果走海運,不僅需提前1個月訂艙,即便上船了也不確定何時能發運,耽誤一兩個月的情況非常普遍。“從公司接到的訂單來看,今年以來從海運轉移到中歐班列上來的運量至少同比增長30%。”

但這不是全部原因。從世界範圍看,當前全球經濟溫和復蘇也共同推動着貿易增長。有監測機構數據顯示,一季度歐元區國內生産總值環比增長0.3%,結束了去年下半年以來的負增長態勢,是近兩年來的季度最高增速。一季度美國經濟繼續保持擴張態勢,增長1.6%。受全球經濟大環境拉動影響,四川外貿形勢同樣超出預期:前4月,四川貨物貿易進出口3183億元,同比增長7.2%,增速高出全國1.5個百分點,特別是4月份四川出口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

受上述因素影響,前4月全國中歐班列開行數量和貨物發送量持續增長。國鐵集團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前4月,中歐班列累計開行6184列,發送貨物67.5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10%和11%。青白江海關關長楊龍介紹:“與全國趨勢一樣,今年以來成都中歐班列已累計開行超1000列。中歐班列的持續穩定開行,對亞歐大陸的互聯互通和國際經貿合作往來提供了穩定通道與有力支撐。”

窗口期挖潛

中歐班列市場需求持續高企之下,除反映在運量上的變化外,産品結構也在發生明顯變化。

産品結構變化的趨勢,在國承供應鏈公司和成都國際鐵路班列有限公司互為印證:特別是今年以來,其代理運輸或承接運輸的商品種類,從衣帽百貨等勞動密集型産品,加速拓展到汽車、化工、設備等附加值更高的大宗産品領域。

運量更大、結構更優,在王國文看來,在本輪中歐班列市場需求加速擴增的窗口期,成都中歐班列穩穩“接住”了市場需求,是其依託鐵路港吸附效應打造的臨港經濟區發揮了重要作用。

近年來,無論是新一輪西部大開發還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都為四川、為成都的快速發展帶來巨大推動作用。當地加快在口岸乃至城市周邊打造臨港産業園、國家商品館等業態,大力發展臨港製造業、跨境電商、保稅物流等,吸引大量關聯企業落地,形成實實在在的産能,進而發展起一批市場帶動力強的産業。最終,形成通道帶物流、物流帶經貿、經貿帶産業的良性互動局面。

抓住本輪市場需求井噴窗口期,成都國際班列持續挖潛。過去兩個月,密集首發“中老泰馬”全鐵快速直達貨運列車、中歐班列(成都-俄羅斯)蓉歐速達班列,成功落地法國郵政DPD集團全球跨境電商貨物集散中心等項目,既織密國際物流網,又進一步強化國際供應鏈能力,把創新力變成生産力。王國文認為,成都中歐班列應繼續挖潛,在保證運力的同時進一步提高運行效率,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抓緊這一窗口期乘勢而上。

為保障大量進出口貨物快速通關,目前青白江海關已實施清單式辦結反饋,持續提高“7×24小時”預約通關服務水平等,確保貨物通關零延時。(記者 陳碧紅)

【責任編輯:蔣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