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四川 > 正文
2024 06/0709:33:16 來源: 四川日報

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創新政策工具使用範圍擴展至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 一張創新券串起“同心圓”

2024-06-07 09:33:16    來源: 四川日報
字體:
分享到:

6月6日航拍的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記者 郝飛 攝

  6月6日,“萬千氣象看四川”二季度集中採訪活動報道組走進位於四川天府新區的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如今,這裡已集聚300多個産業項目,超1.8萬名産業人才,凸顯了成都為創建全國生物經濟先導區的不斷努力。

  生物醫藥産業具有投入大、風險高、周期長的特點,特別是創新藥企業、初創醫藥企業,更是面臨重重挑戰。對此,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從2021年起便推出創新政策工具——創新券,即支持企業向受認定公共技術服務&&購買服務而發放的配額憑證。企業向受認定的公共技術服務&&購買技術服務時,可用創新券抵扣一定比例的服務費用,公共技術服務&&持收到的創新券到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完成兌付。

  截至目前,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已累計發放創新券4229萬元,由45家企業申領,撬動服務合同金額2.5億元。值得一提的是,創新券不僅連接了供需兩端,還聯動成渝兩地,促進資源開放共享、成果轉移轉化、企業降本增效、産業協同發展。

雪中送炭

發揮資金杠桿作用,提振企業爬坡上坎的信心

  “公司成立9年了,目前正在攻堅克難,光每年研發經費就要數千萬元。”成都柏奧特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於創新型疫苗研發的國家級科技型中小企業,該公司公共事務總監李靜&&,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發放的創新券,緩解了企業資金壓力,“真是雪中送炭。”

  2023年10月,成都柏奧特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重慶美萊德生物醫藥有限公司購買疫苗藥理毒理學檢測服務時,使用了14萬元創新券,成為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首家申領跨區域使用創新券的企業,這也達成了成渝間首筆創新券交易。

  “我們接收了創新券後,隨即向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辦理兌付手續,當月就收到了14萬元兌付資金,十分高效。”重慶美萊德生物醫藥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章偉韜回憶。

  “目前,我們已申請創新券170萬元,其中已使用70余萬元,餘下的將用於後續購買服務。”李靜&&,創新券既減輕了企業研發負擔,還能幫助企業找到優質合作夥伴,給生物醫藥企業在前期漫長的研發投入周期中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創新券的應用案例還有很多。其中,西點科創(成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不僅是創新券的使用方,也是接收方。該公司財務經理蔣妮娜認為,創新券本質上是以政府補貼的方式促進産業發展與創新,相較於傳統的“事後補貼”模式,創新券通過“事前申請、事後兌付”的形式,讓政府補貼進入企業研發前端,既發揮了資金的杠桿作用,也提振了企業爬坡上坎的信心。

延鏈補鏈

摸清家底精準施策,打造重點功能性&&集群

  “從2021年至今,創新券相關管理辦法不斷優化迭代。”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管委會産業發展與企業服務部工作人員胡靖文介紹,2021年8月,第一版管理辦法發布實施,規定每年定期向企業發放創新券;2022年9月,重慶成都第一次雙核聯動聯建會議就加快推動科創資源互聯互通達成共識,在此基礎上,2023年,創新券使用範圍擴展至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

  據統計,目前,適用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創新券的公共技術服務&&有86個,其中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域內&&48個,覆蓋上海、重慶、眉山等地的域外&&38個。

  “創新券管理辦法發布實施以來,企業積極申領,公共技術服務&&、&&使用量逐步增加。”胡靖文&&,通過發放創新券,我們詳細梳理了公共技術服務&&清單,深度了解了園區企業科技創新服務能力,同時更好地掌握了域內企業藥品研發進度,為産業研究、招商引資、推廣宣傳等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撐。

  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也在發放創新券過程中發現了問題和短板。胡靖文介紹,比如高能級&&、醫療器械相關&&數量不足;研髮型企業居多,開展業務主要集中於藥物開發、試劑採購等,臨床試驗、小試中試等環節尚未涉及;部分&&功能局限,用券企業無需求。“對此,我們將圍繞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産業發展方向,按照‘全鏈條、全周期、全服務’的理念,一方面注重招商培育、延鏈補鏈,打造重點功能性&&集群,另一方面引導帶動&&提升自身造血能力。”

  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將立足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放眼全國,進一步完善創新券管理,深入梳理域內外資源,爭取吸引來自成渝地區、沿海發達地區等的更多高能級、供需適配&&。(記者 吳亞飛)

【責任編輯:李婷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