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成都5月22日電(記者吳曉穎 楊華)這兩天,四川大學食堂呈現“人擠人擠人”的火熱場面。來自全國東南西北中的七所高校大廚攜各自招牌菜來了。四川大學後勤保障部飲食管理服務中心推出高校食堂美食交流展示活動,北京大學、同濟大學、中南大學、江南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吉林大學、中山大學七所高校廚藝精湛的廚師團隊應邀前來,在四川大學三個校區的不同食堂開設風味窗口。
從5月13日起,在為期兩周時間裏,這些“客座”大廚為學生帶來100余道菜品。同濟紅燒肉、腌篤鮮、廣味豬腳姜、椰子燉竹絲雞……五花八門的菜單橫跨大江南北,從傳統名菜到改良創意菜肴,從風味小吃到湯品點心,廚師們紛紛拿出看家本事,迅速征服了學生的味蕾。
圖為吉林大學帶來的經典東北菜品。新華社發
記者在四川大學江安校區西園二餐廳看到,寫着“特色粵菜”的中山大學窗口菜品不到一小時便被購買一空。在江安東園三食堂中南大學窗口前排起長龍,隊伍繞場一圈,延展到食堂門外。在西北工業大學窗口,剛出鍋的包子、甑糕很快被搶光。廚師現場製作扯麵,在一碗碗煮好的面裏撒上辣椒、澆上熱油,油滋滋的聲響伴着食物的香味瀰漫開來。
圖為西北工業大學的廚師在製作扯麵。新華社發
北京大學帶來的學校人氣美食中,薄荷酸梅雞、青芥焗蝦、香辣炸雞腿分別以日均一千多份、800多份、500多只的銷量位居前三甲,僅這幾道菜,師傅們每天就要處理50斤蝦、300斤土豆、300斤紅薯、約600隻雞腿。
圖為北京大學帶來的菜品青芥焗蝦。新華社記者 吳曉穎 攝
“這些是精選的創新菜式,讓同學們換換口味。”帶隊師傅文斌已在北京大學食堂工作20年,他告訴記者,“薄荷酸梅雞在腌制雞肉時加入了應季的新鮮薄荷葉,調料汁中有清爽可口的酸梅汁和檸檬汁,特別適合夏天食用;青芥焗蝦則採用中西融合的製作技法,加入了土豆泥、玉米粒、青豆,口感層次豐富,體現了菜品創新的融合之道。”
四川大學食堂上新美食,在社交&&引發熱議,“打卡”七校美食的“品鑒”帖刷屏好友圈,“西工大的包子果然名不虛傳。”“小龍蝦一份六塊錢,賊入味,很下飯。”“強推江南大學的鏡箱豆腐,醬香味濃郁的豆腐中間夾着肉餡,一口下去太滿足了。”四川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大三女生高景瑞計劃和小夥伴一起,吃遍七所高校的菜品,“品嘗不同地方的食物可以感受不同地域的文化,也為日常學習生活增添了不少樂趣。”
圖為四川大學學生在社交&&發布的品嘗高校美食的帖子。
“近年來,通過舉辦美食交流等活動,各地特色風味菜品落戶川大,豐富了師生食堂用餐選項。”四川大學後勤保障部飲食管理服務中心副主任李代萍説,去年舉辦的菜品交流展示活動結束後,沙茶面、鍋包肉、蘭州牛肉麵等頗受師生歡迎的特色菜在食堂保留了下來,讓各地學子在學校就能吃到家鄉味道。(通訊員:陳居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