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李吉)
新華網成都5月16日電 5月15日,“職引未來”2024年全國大中城市巡迴招聘四川站活動暨西部地區青年人才交流會在西南民族大學啟動。
招聘會現場。(四川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供圖)
招聘會聯動西部地區12省區市及天津、廣東等地,組織省內外用人單位547家,提供崗位2萬餘個,涵蓋電子信息、裝備製造、食品飲料、先進材料、能源化工等多個行業領域。活動當天,共有14509人次現場求職,收到簡歷總數10969份,初步達成意向1847人,現場簽約88人。
現場設置省內知名企業專區、省外知名企業專區、市(州)重點企業專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專區、事業單位招聘專區5大專區,開設直播帶崗區、政策宣傳區、就業指導服務區、殘疾人諮詢服務區等特色服務專區。
正在尋求簡歷診斷的求職者。新華網發(李吉 攝)
“我們本次校招只要在2022年至2024年畢業的學生都可以參加,除了專業對口之外,還比較看重學生是否有與崗位匹配的實習或工作經歷。”據中國十九冶集團有限公司黨委組織部(人力資源部)招聘經理黃輝介紹,此次活動他們計劃招聘工程管理類、安全管理類與經營商務類崗位共計45人,從當天上午面試的情況來看,專業對口的學生較多。
活動現場,“智匯天府”職業指導專家一對一現場“坐診”,提供簡歷診斷、職業生涯規劃、模擬面試等指導,服務求職者1000餘人。
“你的整個簡歷需要聚焦,為你求職的崗位服務。”“個人基礎信息篇幅要縮小,突出你的實習經歷和榮譽。”“你的成績排名是多少,需要量化。”在就業指導服務“簡歷門診”區,職業指導專家魏宏宇為前來“問診”的求職者解疑答惑。她説,不僅要為求職者提供簡歷診斷,更多的是要為他們提供職業規劃的參考和指導。
魏宏宇認為簡歷的背後體現的是對職業生涯的定位,建議求職者及早思考自己未來要做什麼工作,再有計劃地打造自己的經歷,付諸行動去實習去實踐。“除了戰略上清晰之外,也需要技術的提升,比如在簡歷語言上,需要懂得用量化的對比數據來突出自己的優勢。有的求職者寫熟練使用辦公軟體,熟練到哪種程度,有的説能用PPT做簡單的動畫片,這種就叫量化的成果語言。”
啟動儀式上,西部12省區市聯合簽訂了《西部地區青年人才交流服務合作協議》,四川省教育廳、四川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共青團四川省委共同發布了四川省高校就業指導服務站首批站點名單並授牌。
活動同步舉辦西部地區青年人才交流會和四川省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服務工作調研座談會。西部地區青年人才交流會圍繞新時代西部地區青年人才培養、交流、服務等主題,分享招才引智和就業服務等方面的經驗舉措,研討協同搭建人才交流&&、聯動暢通人才流動渠道、積極構建人才就業服務合作機制等內容。
本次活動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全國人才流動中心、四川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主辦,四川省就業服務管理局、四川省人才交流中心、四川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科學研究所、西南民族大學承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