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家稅務總局成都市稅務局充分發揮稅收職能作用,積極落實系列稅費優惠政策,優化服務舉措,打好支持企業研發創新的“組合拳”,助力傳統産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産力,服務社會經濟發展。
成都稅務為企業提供上門輔導服務,幫助企業應享盡享稅費優惠政策。(成都稅務 供圖)
精準滴灌 賦能科技成果轉化
“通過與四川大學共同建立成都市高能數控刀具與工具系統技術聯合實驗室,我們打通了産學研用協同創新渠道。我們自主研發的精密液脹夾具重復定位精度2微米,壽命可達10萬次;阻尼減震鏜刀為飛機起落架深孔加工提供了解決方案……”在森泰英格(成都)數控刀具股份有限公司的實驗室裏,該公司副總經理趙慶軍正在向走訪問需的稅務人員介紹近幾年的創新研發成果。
趙慶軍&&,公司取得的各項創新突破,離不開稅費優惠政策的持續加碼和稅費服務的精準支撐。
為確保支持科技創新的各項稅費優惠政策落地生根,雙流區稅務局梳理了延續實施支持科技創新等稅收優惠政策,通過電子稅務局、徵納互動&&等精準推送政策,實現“政策找人”,同時分行業召開“我在稅務有親人”系列稅企懇談會,面對面講解答疑,確保企業應知盡知政策、應享盡享紅利。
“2023年我們享受稅收優惠1100余萬元,預計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600余萬元。”趙慶軍認為,源源不斷的資金活水讓企業堅定地牽住了科技創新的“牛鼻子”,加速了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目前,我們已經取得專利90余項,多項核心技術已實現穩定量産。今年1月已拿下3000萬元訂單,同比增長了30%以上。”
貼心服務 激發延鏈增值動能
在大熊貓國家公園大邑片區龍回頭小峽谷內,一汩汩天然涌泉在巨石之下涌流而出。這裡水質清澈、水量穩定、富含礦物質,常年水溫保持在8-9攝氏度,不受旱季、雨季的影響。
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吸引了一大批天然礦泉水製造商落戶於此,成都明道食品有限公司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走進企業生産車間,三條全自動數字化吹灌旋生産線24小時不停歇地高速灌裝、貼標、裝箱;在水源地,數個高清全景攝像頭全天候無間斷地觀察和記錄水源狀態,大屏幕上實時顯示着水質數據的變化。
“公司獲得了2項國家發明專利和4項新型實用性專利,生産成本降低,生産效率也大大提高。”成都市政協委員、明道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汪麗介紹,“稅收優惠政策的支持,讓我們快人一步享受專利研發帶來的甜頭。”2021年以來,在稅務部門輔導下,公司享受留抵退稅、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等稅收優惠達86萬元。
得益於科技創新,企業還聚焦産品增值,探索礦泉水産品“定制化”“個性化”生産,着力打通上下游産品鏈條,為桶裝水定制生産茶吧機,贏得更多主導權的同時,也帶動了保護區內幾十名村民就業。
一瓶來自大山的礦泉水的成功之路,也是稅務部門聚焦産品延鏈增值,服務傳統産業煥新升級的實踐之路。大邑縣稅務局以綠色糧油、生態果蔬、道地中藥材三個産業為重點服務對象,打造差異化、特色化的徵管服務體系,精準及時送達優惠政策;聚焦種業、精深加工、現代養殖業等領域,加大農業龍頭企業的走訪問需力度;在綜合治稅框架下與有關部門一道推進青梅酒深加工企業落地準備工作。
“以退為進” 助力産品走出國門
“金笛服飾的出口産品主要是蜀錦棉服、蜀錦羽絨服以及蜀錦的文創伴手禮。我們堅持以設計創新和科技支撐為核心,積極融合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推動蜀錦文化的發展和傳承,致力於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文化品牌。”四川金笛服飾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茍先生介紹,“2023年,金笛服飾辦理出口退稅45萬元,免抵稅額65萬元,出口退稅基本是申報後1個工作日到賬。近兩年來我們的産品研發費用持續加大投入,退稅這麼快有利於我們進一步盤活資金,增強了公司的競爭力以及走出去的信心。”
據了解,成都稅務不斷提升出口退稅服務便利度,通過設置出口退稅服務專崗、精簡辦稅流程,優化前置受理、初審環節,為企業減輕辦稅負擔,助力更多優質“中國造”産品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面對未來,茍先生充滿信心:“有了國家政策和出口退稅的支持,我們將持續加大産品研發力度,努力將非物質文化遺産推向全世界,讓公司發展再上新&階。”
下一步,成都稅務將持續推進建設“人民蓉稅”基礎性工程,用足用好支持科技創新、製造業發展、綠色低碳等重點領域的稅費優惠政策,做優“政策找人”“建圈強鏈”“銀稅互動”等應用場景,進一步助推成都産業結構調整和傳統産業轉型升級,為高質量發展注入“稅動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