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四川 > 正文
2024 02/0319:04:04 來源: 新華網

四川自貢燈會:在傳承創新中更加流光溢彩

2024-02-03 19:04:04    來源: 新華網
字體:
分享到:

新華社成都2月3日電 題:四川自貢燈會:在傳承創新中更加流光溢彩

新華社記者袁波、陳健

長202.4米的“非遺中國龍”,羽毛多達3萬片的孔雀燈組,高12米的人工智能燈組“年獸賀歲”……2月2日晚間開幕的第30屆自貢國際恐龍燈會上,上千個燈組點亮夜空,年味十足。


“非遺中國龍”燈組(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沈伯韓 攝 

  四川省自貢市自古就有製作綵燈的傳統。1964年,自貢舉辦首屆迎春燈會。那時政府號召各行各業參與綵燈製作,工廠、醫院、學校、商場都加入進來,人們根據自己行業特點想出不少點子。

  “傳統綵燈由竹子、木材和絲綢製成,自貢綵燈在捆紮、布料等製作技藝上一度沒有特色。1964年起,自貢人開始突破傳統,嘗試用鋼結構做骨架。”自貢綵燈行業協會會長沈宏躍説,自貢人使用過的“新奇材料”包括玻璃藥瓶、蠶繭、塑料瓶、幹辣椒、手電筒燈罩等,同時創造了獨有的立體造型技術和捆紮技藝,豐富了原有的傳統綵燈製作工藝。

  今年正逢自貢燈會舉辦60周年,本屆燈會在波瀾壯闊的中華5000年文明長河中擷取素材,輔以潮流文化和兒童文化元素。從“大禹治水”,到自貢城市IP動畫《時空龍騎士》,再到“90後”“00後”喜愛的潮流文化、網絡游戲等,都在燈組中展現。


取材自網絡游戲的燈組。新華社記者陳健 攝

  我國有燈會民俗的地方很多,很多城市都有發展綵燈産業的嘗試,卻少有城市像自貢一樣,成功將綵燈産業做大做強。這得益於工匠心靈手巧,又得益於自貢綵燈在主題上兼顧傳統與現代,吸引年輕觀眾。

  自貢市商務局數據顯示,自貢常年從事綵燈生産的工人有5萬人,季節性用工達到10余萬人,全市有1091家燈彩企業,年産值超60億元。北京溫榆千燈會、上海豫園燈會、西安大唐芙蓉園燈會、成都國際熊貓燈會……今年春節期間,“自貢綵燈”將點亮全國80個城市。

  自貢綵燈廣受歡迎,還得益於持續創新。第30屆自貢國際恐龍燈會總策劃人鐘逸介紹,自貢綵燈大膽開拓創新,強化低碳環保材料、節能環保燈、新科技等的運用,現代聲光電技術得到廣泛應用。


人工智能燈組“年獸賀歲”(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沈伯韓 攝

  燈會現場,一座高12米的人工智能燈組“年獸賀歲”令人稱奇。“年獸的語料庫由人工智能訓練,游客掃描二維碼,年獸就能和人互動,還會用幽默的語言拜年,也能講述自貢綵燈的歷史文化、春節的來歷。”鐘逸説。

  “我當年和師傅學習製作綵燈時,畫圖樣,全憑一雙巧手和經驗。現在都是電腦軟體設計,精準又高效。”自貢市龍騰文化藝術有限公司董事長鄧培林説,現在公司裏絕大多數設計師都是“90後”“00後”,新一代綵燈工匠思維更開放,想法更前衛,為自貢綵燈注入創新活力。

  自貢燈彩文化産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李仲文介紹,2023年以來,該集團在英國、法國、愛爾蘭等地舉辦的燈展項目,採用全息投影、激光水幕電影等技術,實現燈組的虛實結合。在美國田納西州舉行的“潮起東方·大美中華”中國綵燈節,運用人工智能光影數字技術打造出“中國龍”等35個場景燈組。

  目前,自貢市在四川輕化工大學開設中國綵燈學院,在自貢職業技術學院設立綵燈專業,培養年輕一代綵燈人才。綵燈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在綵燈新材料研發應用、節能環保與智能化控制、綵燈智能倣真等方面探尋新突破。

【責任編輯:蔣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