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四川 > 正文
2024 01/2317:52:24 來源: 新華網

創業導師:在鄉村“開方子”

2024-01-23 17:52:24    來源: 新華網
字體:
分享到:

  ·半月談記者 董小紅

  走進四川成都蒲江縣鐵牛村柑橘生態果園,橘樹上懸挂的“柑寶寶”標識牌引人注目。一棵樹一天一元錢,認養人就可以成為“柑爸柑媽”,生動有趣的認養模式,讓更多人參與到當地生態種植中。

  “柑寶寶”的興起,是四面八方的創業導師涌入鄉村,帶動村子蓬勃發展的縮影。

創業導師黃海英在給村民講解發展規劃

  每天,黃海英都要到鐵牛村果園看看耙耙柑生長情況。穿着棉布衣服,頭上係着絲巾,腳踩一雙平底運動鞋,這位曾經在上海工作的金融業白領,如今滿身鄉土氣息。“最開始來這兒,是想找個養老的地方,來了後發現,鄉村大有可為。”黃海英説。

  在黃海英的帶動運營下,“醜美阿柑”品牌創立,生態農人培訓計劃拉開帷幕,親子課堂、“鐵牛大講堂”等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也在村裏興起……

  村裏産業原本比較薄弱,經過她和一群創業導師的經營,如今,村裏已經培育出5家公司、2個公益機構和1個村級聯合體,專注有機種植、人才引進培養、生態農業發展等多個領域。

  和黃海英一樣,李清到蒲江縣明月村後,也不走了。

  李清到村子之前,已是業內有名的陶藝師。“第一次到村裏,看到這兒有茂密的松林,連片的茶田,像畫一樣。當地政府又非常支持文創産業發展,我很受觸動,就留了下來。”李清説。

  明月村自古就有陶藝製作歷史,這兒還盛産茶葉,發展陶藝是順勢而為。“有好茶,不能缺少好茶具,我希望陶藝能在村裏發展壯大。”李清説。很快,他就在村裏紮下根來,不僅打造了一家陶藝體驗小院,還開了一個陶藝博物館。

  為了提升村民參與陶藝製作的熱情,李清帶着團隊陸續開展了400多期免費陶藝公益培訓課程,吸引更多村民參與進來。在李清等多位創業導師的帶動下,目前,本地村民已經開了10多家陶藝工作坊,明月村的陶藝産業不斷壯大。

  34歲的村民張曉英是李清的徒弟之一。2017年,她應聘到李清開辦的陶藝體驗館,成了一名陶藝體驗製作師。“每到周末和節假日,村裏游客就爆滿。”張曉英説。

  截至目前,明月村已引進藝術家、青年創客100余位,引進孵化文創項目52個。新老村民攜起手來,共同創建詩意新村。

在明月村,創業導師帶領當地村民一起做扎染

  鐵牛村從北上廣深引進了60多位常住“新村民”,涉及規劃建造、金融投資、文旅開發、藝術策劃等20多種專業。其中70%以上為80、90後,20%以上有海外求學或工作經歷。

  這些“新村民”不少成為創業導師,他們聯動當地村民,形成了規劃建設、創意設計、運營管理、生態農業等10多個人才組團,巧妙提升鄉村生態價值、生産價值與生活美學,逐漸把一個原本偏僻落後的小村莊變成了遠近聞名的明星村。

  如今,鐵牛村耙耙柑生態種植基地日漸擴大,不少本地村民回流,村集體經濟蒸蒸日上。

  29歲的村民曹彬洋此前在外地打工,看到村子的變化,就決定回來,在“新村民”開辦的餐廳做了一名服務員,跟着來自上海的主廚團隊學習製作節氣素食。如今,他已成長為餐廳主理人,參與策劃運營。(完)

【責任編輯:徐夢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