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四川 > 正文
2023 12/0209:31:04 來源: 新華網

糧油保産量,蔬菜促增收——四川農業大縣冬季生産一線見聞

2023-12-02 09:31:04    來源: 新華網
字體:
分享到:

  11月底的川北地區天氣連日晴朗,中午時分陽光和煦。在四川省三台縣三元鎮三清村的大片油菜地裏,三清村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社社長江興述指導村民,加緊進行雜苗雜草清理,並補種油菜苗。

  三清村黨委書記江紅介紹,今年三清村通過改進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技術,收穫的大豆和玉米均實現增産。“大豆每畝産量達到400斤,玉米每畝超過1000斤,糧油作物都保證了穩産增産,今年冬季,種植的油菜又增加了400余畝,全村達到700余畝。”江紅説。

  11月28日,四川省三台縣立新鎮春光村一名村民正在蔬菜地裏施肥。新華社記者高健鈞 攝

  綿陽市三台縣是四川的傳統農業大縣,糧食、油料總産量常年位居四川省前列。三台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三台糧油播種面積預計達到266.6萬畝,可實現穩中有增。

  記者在三台縣採訪時看到,本是冬季農閒的時節,不少鄉鎮的田間地頭隨處可見種菜、收菜的農民。據介紹,保證糧油穩産增産的同時,為了讓農民增收,三台縣近年來積極推廣糧經複合種植模式。

  冬日暖陽下,三台縣立新鎮春光村村民唐祥雙坐在自家地裏,與老伴一起將鮮嫩的小白菜整齊擺放在籮筐內,等待蔬菜批發商收購。

  “上半年種一季水稻,可以解決家裏人的口糧,9月份收完稻子,就開始種菜了。”唐祥雙説,“家裏種了4畝地蔬菜,一年下來有幾萬塊錢收入。”

  立新鎮黨委書記劉寧説:“蔬菜的復種指數可達5至6次,效益可觀。種一季水稻不僅保證了糧食生産,對土壤也有好處。”

  他介紹,立新鎮科學制定蔬菜産業鏈發展規劃,建設有機蔬菜試點示範基地,推廣園區“蔬菜+”多元化種植,實現了蔬菜種植的訂單生産。全鎮常年蔬菜種植面積穩定在1萬畝左右,總産量達12萬噸以上,蔬菜全産業鏈産值達2.5億元。

  11月28日,三台縣立新鎮春光村村民正在蔬菜地裏忙碌。新華社記者高健鈞攝

  “要讓老鄉通過種菜致富,關鍵還要産業帶動,如今三台縣通過生産主體培育、加工體系建設、品牌打造,蔬菜産品已遠銷北上廣以及海外市場。”三台縣農業農村局局長蔣次勇説。(記者高健鈞、袁波)

【責任編輯:徐夢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