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四川 > 正文
202308/2511:29:57 來源: 新華網

從大運會交通保障的“成都經驗” 看成都市公交集團高質量發展之路

2023-08-25 11:29:57    來源: 新華網
字體:
分享到:

  公共交通是城市的“動脈”,與群眾的生産生活息息相關。成都市公交集團以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為統領,遵循“幸福美好十大工程”建設要求,圍繞“全齡友好 幸福出行”的服務理念與城市共成長。

  前不久,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以下簡稱“成都大運會”)順利落下帷幕。短短十幾天內,成都市公交集團精心組建5000多人的專業交通保障團隊,開闢線路600余條,確保賽事出行安全有保障,成都大運會期間累計發車5.3萬餘班次,班次準點率達99.9%以上。城市出行服務方面全力保障市民日常出行,在開幕式當日累計運行班次4.4萬班,運送乘客265萬人次。

  成都市公交集團依託運營經驗和綜合實力,從優化城市網線、準確預估運力、強化運輸保障、提升服務品質、加強安全防範等方面全力保障了賽事順利開展與城市公交正常運行。這些“成都經驗”將成為大運遺産的一部分,為高質量建設公園城市示範區、構建超大城市立體交通體系、建設“智慧蓉城”貢獻力量。

成都大運會主媒體中心的服務保障車輛。新華網發(張可凡 攝)

  以運營為支撐,打造智慧調度體系

  “接力賽”發車、“掐秒式”調度……從東安湖體育公園的開幕式,到每一個比賽場館間的轉運接駁,成都大運會每個精彩瞬間的誕生,都離不開安全、快捷、周到的交通保障服務。為全面推進、落實交通保障各項籌備工作,成都市公交集團成立大運會交通保障項目指揮部,分設賽事保障執行組、公交保障執行組等7個職能組,統一調配該集團資源協同推進工作。

  無論是“接力賽”發車,還是“掐秒式”調度,背後是對車輛與人員的精準配合,成都市公交集團800多名調度員承擔了車輛線上調度工作,是遠程監控交通服務運行計劃執行情況的“千里眼”。據了解,每一名調度員在正式參與成都大運會賽事調度工作前,都會參與“車輪戰”式的理論學習和實操培訓,同時需要在賽事籌備階段的各種演練活動中汲取經驗。

  近年來,成都市公交集團緊扣高質量發展要求,通過匯聚人、車、路、場、站、環境等公交場景全要素信息資源,加快建設集綜合監測、指揮調度、運營管理於一體的BOCC(智慧蓉城公交城運分中心)系統,紮實推進公交數字化、智慧化轉型升級。

BOCC系統大屏。(成都市公交集團供圖)

  在BOCC指揮中心的大屏幕上,顯示着成都市內大街小巷中正在運行的幾千輛公交車的動向。運營動態、客流強度、電量預警……工作人員能隨時查看每輛車、每條線路的運行情況。據了解,BOCC系統對客流情況、線路運營、安全服務、車輛維保、場站管理等各類基礎性信息實時歸集,接入了12個交通相關行業30余個系統數據,包括地鐵、場站、出租、能耗等領域數據,日均處理數據約1億條。BOCC系統結合車輛定位、電量、客流需求、周轉時間等動態屬性因素,實現公交線網搭乘最優、配車最少、班次最少的全局智能排班動態調度應用,實現運力投放更加精準。

  成都大運會期間,成都市公交集團利用BOCC系統,全面掌握客流出行變化,按照“一線一策”制定各線路運力投放計劃,同步通過實時監控車輛、交通情況和人流動態迅速做出決策,優化交通流量,保障市區主要骨幹線路以及途經賽事場館、旅游景點、交通樞紐等出行需求。

  未來,隨着BOCC系統的深入運用,大量的實時出行數據分析、精準的客流畫像、30秒生成的自動排班計劃……為市民綠色出行生成“最優解”,持續推出精準排班、準點公交、鈴停公交、新開優化地鐵接駁線路等舉措,為市民們節省通勤時間,以智慧助力低碳,為綠色出行加分。

  以安全為重點,打造智慧保障體系

  為確保提供安全的交通服務,早在成都大運會開幕數月前,3300余名專職駕駛員便開始了培訓與演練工作。成都市公交集團通過編制《大運會駕駛員安全、高速及城市道路安全行車要求》等3類、8套培訓教材,邀請四川省公安廳、省交通運輸廳等部門專家現場授課,並通過桌面推演、場景模擬、“十問一答”、實戰演練等方式,累計開展賽會服務禮儀、行車安全、應急處置等培訓778場、22984人次。

  成都大運會期間,大運會交通保障團隊安全運行160余萬公里,實現賽事側交通保障任務“零事故”安全目標。成都市公交集團以“人防+物防+技防”順利完成賽事側、城市側等交通運輸保障任務。

  據了解,成都市公交集團成立成都大運會安全工作總指揮部,設立賽事側、城市側安全工作組,吸納交通行業管理先進經驗,深挖內部管理潛能,分析賽事三個工作階段的安全管理特點,聚焦管理重點、難點,從人員、車輛、線路、管理能力等維度,以標準化、日常化為切入點,細化40余項具體管控措施。同時,形成“日見面”機制、扁平化的管理模式,以制度機制保障大運會交通保障任務的安全、有序。

  ——實施科技興安。高質高效開展線路踏勘、隱患排查,借助“六隻腳”等軟體,全程記錄線路基本信息,實時增加隱患點位照片,極大提升隱患排查力度和準確度。製作電子明白卡“二維碼”,動態更新道路風險點、應急處置流程、賽訓場館信息、高速路易錯路口視頻等9項實用內容,方便管理人員及駕駛員隨時隨地了解掌握。

  ——建立應急處置機制。按照“分級響應、就近聯動、快速處置”原則,針對可能發生的3級60余種突發事件情形、13個現場應急處置場景,聯動集團“城市側”應急善後處置力量,設置消防、高速交警、執法總隊、交管局4個外部協同崗,優化完善應急處置協同機制及流程,將應急上報用時從10分鐘壓縮至1分鐘內,做到應急秒級響應、高效協同處置。

  ——下沉現場管理。秉承“賽前集中、賽時下沉”管理思路,將前期線路查勘員、教材編制員、制度設計者、培訓講授者下沉安全生産一線,轉換為賽時行車編隊長、現場督導員、班車站組長、應急值守員、分調協調員、運行監控員,實現賽前規範與賽時執行同頻共振。

  以綠色為底色,打造智慧低碳體系

  萌嘟嘟、金沙、川劇臉譜……充滿巴蜀韻味的名字與外觀,全身眾多“黑科技”加持,成都大運會期間,活躍在城市各個角落的交通保障用車引發了網友熱議。

  據悉,成都市公交集團投入新能源專用車輛近3000&,服務涵蓋大運村、主媒體中心、賽訓場館、官方酒店、“兩場一站”等80余個點位,僅賽時共減少碳排放2.15萬噸,相當於種植了268.75萬棵樹。隨着賽事落幕,這些新能源公交車也投入了城市公交線路,為成都市民帶來更好的綠色公共交通體驗。

在城市中運行的成都公交。(成都市公交集團供圖)

  “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建設低碳城市。成都市公交集團積極響應“雙碳”目標,今年內,成都中心城區“5+1”區域,在營公交車輛將實現100%電動化;同時,充分利用夜間用電低谷期,對全係新能源車型車輛進行錯峰充電。目前,成都公交已有百餘名夜間輾車充電員、40余個夜間充電專班開展常態化夜間充電工作,按照車輛續航里程分類、編組進行“無縫式”充電,全力保障次日車輛有序生産,全力推動公交綠色發展。

  在營造綠色出行、綠色生活新場景方面,成都市公交集團利用城市“金角銀邊”,打造的“公交+軌道+慢行”高效銜接綠色交通體系的巴士換乘站,實現換乘節點“車等人”的運行模式,“一出地鐵口,公交接你走”已成為成都市民的全新出行體驗;成都市公交集團還在公交場站建設中踐行“綠色建築”理念,積極推行和運用新能源、新工藝、新型環保材料、屋頂立體綠化,打造“綠色”場站。

  成都市公交集團以構建“軌道引領、公交優先”的綠色交通體系為目標,大力實施“公交規劃引領、加強三網深度融合、優化站點無縫接駁、打造巴士換乘站、強化信息指引互聯、實現運營時間匹配”六項措施,着力促進“軌道+公交+慢行”三網融合,提高公共交通分擔率,為市民出行帶來更多的便利,助力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吳曉)

【責任編輯:李婷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