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街頭藝人用青春音浪唱響大運會。成都市文化館供圖
“夜空中最亮的星,請照亮我前行……”7月22日18時,成都音樂坊外,有歌手在唱《夜空中最亮的星》。送餐騎行的外賣小哥,散步的親子群體,來成都旅游的年輕人,循着歌聲駐足拍視頻,有的更是坐下來仔細聆聽。“趕上成都大運會,這次又是來到母校附近演出,覺得非常親切。”畢業於四川音樂學院聲樂係的歌手杜毅説。
當天,城市誌願服務“V”笑行動——大運會主題歌曲宣傳系列志願服務活動熱情開啟,觀眾周末在成都音樂坊的音樂大道、成都城市音樂廳黑膠廣場,能聽到不同的歌手演唱歌曲。歡聚青春,音樂相伴。7月28日至8月8日,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在成都舉行。這座努力建設國際音樂之都的城市,邀請全世界的音樂人創作成都大運會主題推廣曲,用各種各樣的音樂、戲劇演出和跨界活動,為成都增添了浪漫和充滿活力的氣氛,為運動健兒吶喊加油。
音樂主題
二十首推廣曲,邀各大音樂人創演
7月20日,歌手張傑和張靚穎合作獻唱的成都大運會主題推廣曲《愛是一樣的》英文版《Together Forever》首發上線。溫暖大氣的旋律,承載着愛與希望,空靈悠遠的音色,唱出美好與和平。
在成都大運會20首主題推廣曲中,《愛是一樣的》的觀眾喜愛度、傳唱度名列前茅。這首歌由2008年北京奧運會《北京歡迎你》《We are Ready》等歌曲的詞曲音樂人常石磊和王平久製作,由張傑、張靚穎兩位極具知名度的川籍歌手演唱。“真誠”“直接”“質樸”“青春洋溢”,張傑在為家鄉獻唱時,這樣概括自己的感受。他説:“這是一首充滿愛與希望的歌,年輕人那種蓬勃向上的激情、內心熱愛世界的樣子,很好地通過這首歌傳遞了出來。”“這是一首充滿力量感的歌曲。”張靚穎坦言,她在演唱時,融入了對成都大運會的期待。她希望世界各地的人們,能通過這場國際賽事,感受成都的熱情、包容,年輕人的努力和融匯四方的豐厚文化。
不只是英文版,《愛是一樣的》目前已推出教師合唱版、童聲合唱版、五大洲青少年版、Z世代版等多個風格鮮明的版本,在網絡上受到不少網友點讚和轉發,向世界發出更多樣的“愛的邀請”,點燃為夢想而奮鬥的火焰。
20首風格各異的主題推廣曲,也從不同角度向世界介紹成都。著名音樂人、華語樂壇金牌作詞人方文山與韓國金牌製作團隊強強聯手創作《We Rock to Chengdu》,動感、輕快、激情的曲調仿佛將一場酣暢淋漓的比賽呈現於聽眾眼前。電子音樂的強勁節奏,賦予整首歌曲靈動快感,向世界展示國際化、年輕化的天府之國,用青春之名展現城市力量。《樂在成都》出自全球華語金曲獎最佳編曲人劉胡軼和成都“寶藏計劃”創作團隊之手,輕鬆俏皮的曲調穿插巴蜀方言,在詼諧幽默中探尋城市肌理,延展城市脈絡,通過躍動的音符,編織國際化的成都。
音樂跨界
音樂人愛運動,運動員現身音樂會
不僅是音樂創演,還有不少藝術家、音樂人、運動員用各種方式為成都大運會貢獻自己的力量。如上海音樂學院院長、歌唱家廖昌永,音樂人李宇春是成都大運會文化交流大使,歌手譚維維擔任成都大運會火炬手等。
音樂活動還與科技搭界,為體育健兒加油。7月21日,“科技觀賽·移起來”熊貓主題音樂會在成都舉行。現場不僅有實力川籍音樂人王錚亮和牛奶咖啡,用音樂唱響熱血逐夢之旅、唱出青春共鳴,青春校園3位音樂人為大運會注入新生代活力,還有世界冠軍劉璇、何雯娜、林躍為正在積極備賽的運動員送上鼓勵。
走出表演場館,乘着音符的翅膀,音樂在整座城市流動,大運會的氛圍在城市蔓延。
在成都的街頭巷尾,不少街頭藝人演唱成都大運會題材歌曲《城市的翅膀》、耳熟能詳的《成都》等歌曲,有的音樂人不僅用竹笛、鋼琴、小提琴等多種樂器演奏經典樂曲,還把《牛仔很忙》等流行歌曲進行新穎的改編,用二胡重新配器編曲再演奏。市民、游客在杜甫草堂、春熙路、寬窄巷子等點位,都能聽到動人的音樂。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街頭藝人的表演還同步在咪咕音樂應用&&上,錯過的朋友可以在“迎大運 樂動蓉城”專題裏看到精彩的視頻合集。
音樂戲劇
白天觀比賽晚上看演出
大運會期間,成都還專門準備了兩場重磅歌舞演出,讓大家白天看比賽,晚上感受這座城市的文藝氛圍。
其中,舞劇《大熊貓》的首演備受業界關注。《大熊貓》7月29日至8月5日將在成都城市音樂廳連演8場,被列為成都大運會定點藝術活動。一手打造《永不消逝的電波》的陳飛華,是該劇的藝術指導,總導演是創作經典舞劇《家》的國家一級導演何川。
7月24日,劇組提前“劇透”了《大熊貓》中的角色“青鳥”——“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唐代著名詩人李商隱揮毫寫下的千古名句中,為旅人引路的青鳥帶着一絲奇幻色彩。然而,它並非只是詩人筆下的神鳥,也是《大熊貓》的藝術創作參照。原來,劇中青鳥的原型就是大自然裏的綠尾虹雉,綠尾虹雉被列為世界性易危物種,被稱為“鳥中大熊貓”。伴隨着生態環境的改善,關於綠尾虹雉的目擊案例越來越多,這離不開大熊貓的“牽線搭橋”……《大熊貓》從詮釋“生命共同體”的藝術立意出發,以“愛”為主線,編織成一條連接自我與他人、血緣與親情、物種之間乃至天地萬物的精神紐帶。在舞&上,你能看到各種自然精靈,共同演繹“萬類霜天競自由”的美麗畫卷。
成都大運會執委會授權合作商中演現場(成都)文旅發展有限公司推出的音樂戲劇《成都》,於7月26日首演。演出以趙雷創作的歌曲《成都》為靈感,在成都文化新空間“成都X現場”開啟常態化駐場演出。空間外部墻繪畫作由中國國家話劇院舞美設計,中央戲劇學院舞&&術係客座教授張武領銜的中央美院團隊打造,戲劇講述“發生在成都”的蓉漂人生活。觀看戲劇還可以享受沉浸式的場景消費,吸引大家在成都看《成都》。(記者 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