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賽迪顧問縣域經濟研究中心發布《2023中國縣域經濟百強研究》,達州宣漢成功入圍“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名列第90名。
據了解,兩年來,宣漢縣大力實施農業興縣、工業強縣、文旅靚縣、開放活縣“四大戰略”,先後獲得“四川省縣域經濟發展先進縣”“中國西部百強縣”稱號,2022年全縣GDP突破600億元大關,成功創建“天府旅游名縣”“中國旅游百強縣”。
宣漢縣胡家優質糧油現代農業園區
農業興縣——夯實百強基礎
“我們積極推行‘稻漁+’綜合種養模式,稻田裏種水稻,水溝裏養着魚兒,還在水田裏錯峰養鴨,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收入,預計今年突破20萬元。”宣漢縣胡家鎮鴨池村黨委書記馮涌樂説,通過“稻漁+”綜合種養,讓一田兩收甚至三收,在保證土壤生態平衡的情況下,使單位面積土地的産量、産值更大化。
據介紹,近年來,宣漢始終堅持“農業興縣”戰略,積極探索盆周山區現代農業發展之路,着力打造“128”現代農業園區,創新“農業+”新模式,培育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爭創國家農業現代化示範區。2022年糧食總産量59.1萬噸,生豬出欄80.9萬頭,“牛果藥茶菌”等特色農業蓬勃興旺,宣漢肉牛現代農業園區升級為四川省五星級園區,宣漢被評為“四川省鄉村振興成效顯著縣”“全國糧食生産先進縣”“全國首批農業現代化示範區創建縣”。
工業強縣——築牢百強支撐
來到宣漢縣普光經濟開發區鋰鉀綜合開發産業園,只見贛鋒鋰業10萬噸退役電池回收綜合利用項目生産車間正在試生産。正式投産後,可實現年産值30億元、年創稅2.4億元。
據悉,近年來,宣漢積極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發展機遇,主動扛起“建設萬達開天然氣鋰鉀綜合利用集聚區”主戰場使命,堅持大抓工業、重抓製造業,大力發展天然氣硫磺、鋰鉀綜合利用、微玻纖、金屬新材料“四大支柱産業”,浙江正凱、江西贛鋒、廣東美聯、四川金海馬4個百億級項目加快推進,普光經開區累計入駐企業115家、投産93家,成功認定省級化工園區,全縣2022年新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120家,正原微玻纖成功創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科技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61%。
月亮坪縣城振興示範區
文旅靚縣——擦亮百強底色
“巴山之月”“樹冠雲廊”……走進宣漢縣月亮坪鄉村振興示範區,只見一個個森林旅游景觀從規劃圖紙上,變成景區內的一處處旅游實體。
月亮坪景區不僅有浪漫的覓月森林、山川秀麗的宜居森林、運動探奇的歡樂森林、研學教育的科普森林、健康頤養的康養森林“五大”組團,還將是集融入愛情主題、養生康樂、林間運動和探險娛樂,研學游為一體的綜合森林樂園,成為宣漢縣踐行“文旅靚縣”戰略的重要載體,川渝地區重要的頤養宜居逸游的康養好去處。
巴山大峽谷
據了解,近年來,宣漢始終堅持“文旅靚縣”戰略,建成國家4A級景區3個、3A級景區6個,巴山大峽谷創國家AAAAA級景區有序推進,羅家壩遺址博物館開門迎客,2022年全縣接待游客1500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30億元。
西區新城
開放活縣——匯聚百強力量
宣漢縣推進産城融合發展,高標準規劃建設明月新城,打造集科研、金融、電商及企業總部辦公為一體的城市中央商務區,引導核心技術研發、&&運營等功能落地,不斷把開放的因子融入城市發展脈絡,力爭到2023年總部經濟産值突破200億元、利稅15億元以上。
據悉,近兩年來,宣漢始終堅持“開放活縣”戰略,浙川合作優勢互補、城(口)宣(漢)萬(源)協同發展、營商環境持續優化;西(安)達(州)渝(重慶)、成(都)南(充)達(州)萬(州)兩條高鐵過境宣漢,包茂、恩廣高速公路及規劃建設的S13城口—鄰水(城宣大鄰)高速公路、S18開州—松潘(通宣開)高速公路帶動宣漢,1234交通格局加速構建,宣漢逐步成為四川東出北上的橋頭堡。
此外,在醫療上,宣漢縣醫院連續6年躋身全國縣級醫院百強,被納入“國家千縣工程”名單;縣中醫院成功創建“三乙”。社會保障上,去年民生投入支出佔比穩定在70%以上,發放各類救助金4.2億元,“五項保險”參保人數達186.7萬人,新增城鎮就業590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保持在4.2%以內。城鄉融合上,縣城建成區面積達23.5平方公里,全縣城鎮化率提升至46.5%,通車里程突破1.2萬公里,被評為全國四好農村路示範縣、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四川省首批鄉村水務試點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