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土建已基本完成,預計10月完成所有設備的安裝調試。”7月13日,記者來到位於內江經開區的泰國天絲集團紅牛飲料(四川)生産基地項目施工現場,工人們正在規模宏大的鋼結構廠房內安裝生産設備。
該項目總投資20億元,設計年産能14.4億罐,布局5條飲料及配套易拉罐包裝生産線,是內江近年來吸引外資直接投資額最大的項目。今年底,該基地生産的紅牛飲料將正式上市。與此同時,紅牛飲料西南營銷總部也將落地內江。
甜城內江,“甜味+”産業再落一子。
答覆1000余個問題 贏得紅牛落地
“項目談判不容易,簽約不容易,建設不容易。”紅牛能來內江,內江經開區黨工委書記唐南勝連説了3個“不容易”。
2020年,全球食品、飲料品牌價值排名第三的泰國天絲集團&&,未來3年將對其在華業務進行一系列投資,具體包括在中國設立新的代表處、組建國內團隊、擴建新的生産基地,推出集團旗下更多新産品。唐南勝説:“得知這一消息,我們非常激動。紅牛項目非常契合內江的‘甜味+’産業。我們趕緊對接,發現他們已有20多個備選城市,內江當時根本不在名單中。”
唐南勝介紹,泰國天絲集團在決策過程中非常謹慎,對當地水質、當地高校培育的勞動力數量和素質,以及工資價格等情況,都要詳細了解。內江拿什麼來競爭?在梳理自身優勢和劣勢後,“我們發現還是有機會——只要確定天絲紅牛對四川省感興趣,那就排除了名單上的大部分城市,我們突圍的機會就來了。”
一組數據印證了這一判斷:2021年四川省食品飲料産業實現營業收入10030.2億元,增長10.3%,總量較2018年底增加1830.4億元,實現利潤總額1258.5億元,增長19.7%。“四川食品飲料行業的快速發展,意味着産業體系的完善,加上中國西部廣闊的市場潛力,我們相信,他們會重點考慮四川。”
首次接觸,內江準備充分,硬是“擠進”了名單。隨後,天絲集團和內江經歷了長達7個月的考察、交流、談判、評估。內江先後回答了企業方提出的1000余個問題。“很多問題都非常專業,招商團隊不斷學習。有時,在半夜也要及時給對方回復。”
專業而貼心的服務、較好的區位優勢和基礎條件等,贏得了項目的成功落地。2022年3月29日,該項目正式開工。
打造500億産業集群 內江“再撒一把糖”
2022年底,內江市委八屆五次全會將“甜味+”産業列為全市四大主導産業之一。今年6月,內江市委八屆六次全會對加快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助推成渝地區中部崛起進行了具體部署,提出推動食品加工業規模化、集群化發展,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內江響亮提出新目標:打造“甜味+”500億産業集群,打響“中國甜食之都”品牌。
談及為何打造“甜味+”産業時,內江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威遠有黃老五、無花果,資中有血橙、趙老師,隆昌有旺旺,市中區更是內江的‘甜源’。”2016年,內江註冊了“甜城味”商標9大類101種,涵蓋糧油、畜禽、水産、果蔬、酒水飲料等各類食用農産品及其加工品。到2021年,內江已有219家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1000余個産品使用“甜城味”商標。
內江持續開發“甜文化”,不斷延伸“甜味+”産業鏈。內江甜味食品産業園裏,各類甜味食品企業産銷兩旺。産業園不斷引入新模式、新業態,發力休閒食品、方便食品、發酵食品、高端飲品、川味調料、配套産業六大方向,打造以甜味食品為支撐,以特色農産品精深加工為重點,以配套産業為補充的“甜味+”産業體系。
有的企業升級産業鏈,資金暫時有困難。內江採用政府出資建廠房、企業租賃方式,減輕企業資金壓力,撬動企業轉型升級。專注檸檬初加工15年的四川新茂源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轉型升級後進入檸檬産品精深加工新賽道。
有的企業結合自身優勢發展“非甜産品”,內江積極為其創造條件。7月底將投産的內江市童升食品有限公司專注於生産辣椒油,60%的原材料菜籽油來自內江和周邊的農戶。
在園區建設方面,內江還規劃建設有佔地約12平方公里的6個食品專業園區,全市農産品初加工率、冷藏保鮮率達65%以上。2022年,內江市“甜味+”規上工業企業75戶,實現工業總産值155.9億元。
“天絲集團將持續為內江打造‘中國甜食之都’貢獻力量。”天絲集團中國區總裁曾森鴻説,他對內江“甜城”IP充滿信心。(記者 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