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四川 > 正文
2023 06/2915:55:50 來源: 新華網

聚焦高質量發展|“飛”出産業“融”出動能 四川廣安探尋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2023-06-29 15:55:50    來源: 新華網
字體:
分享到:

  新華網成都6月29日電(吳曉)作為四川省內距離重慶中心城區最近的地級市,廣安市如何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融”出新動能?不沿邊、不靠海的廣安,如何憑藉自身優勢打造特色産業集群?在“項目突破年”中,廣安又是如何鉚足幹勁,謀劃推進項目建設落地開工,為産業發展之“樹”培根固土的?帶着這些疑問,新華網走進“四個百億”工業項目、岳池生物醫藥産業園、川渝高竹新區等地,探尋廣安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探索和嘗試。

無人機鏡頭下的廣安街景。(廣安市委宣傳部供圖)

  重大項目建設跑出“廣安速度”

  廣安經開區的廣安利爾化學綠色植保項目建設現場,兩棟廠房主體建築已經封頂,數十名工人正在進行設備安裝,一片繁忙。

  “在我們全國7個基地中,廣安項目的審批效率是最高的。”廣安利爾化學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羅榮臻介紹,該項目在今年3月進場,5月完成封頂,預計將在今年下半年投入試生産,明年開始正式投入生産。據悉,利爾化學綠色植保項目有望成為廣安“四個百億”工業項目中率先投入試生産的一個項目。

  據羅榮臻介紹,項目總投資118億元,主要建設年産7.8萬噸農藥原藥和年産9.57萬噸精細化學品中間體生産裝置及相關配套設施,全部建成後年産值達166億元、年稅收達17億元。

  距離廣安利爾化學有限公司不遠的廣安前峰玖源電子材料有限公司,去年10月開始設備安裝,今年5月份已完成生産調試,實現二甲基甲酰胺、吡咯烷酮一次性試車成功。

玖源新材料項目現場。新華網發(曹鵬 攝)

  據玖源集團常務副總裁李慈平介紹,玖源電子材料一期將於7月中旬正式投産,年銷售收入增加30億元以上;二期投産後,預計總産能實現翻番。屆時,二甲基甲酰胺、吡咯烷酮在全國的市場份額將提升至18%左右。

  利爾、玖源等項目的快速落地只是“項目突破年”大背景下“廣安速度”的縮影。今年是廣安“項目突破年”,廣安以和邦生物年産50萬噸雙甘膦項目、利爾化學綠色植保系列項目、誠信新材料鈦系列産品項目、玖源新材料項目4個投資超百億元項目為引領,推動廣安工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實現區域高質量發展。

  正在建設的和邦生物年産50萬噸雙甘膦項目,總投資達167億元,是廣安建市以來引進的單個體量最大的産業項目。據廣安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項目落地廣安經開區新橋化工園區後,廣安迅速組建了專班,以“清單制+責任制+時限制”方式“挂圖作戰”。涉及項目註冊、徵地拆遷、環評、安評、能評等諸多環節的審批時限從兩年壓縮至三個月。

  據了解,廣安針對每一個項目成立專班,推進項目盡快落地開工、建設,加快拉動“四個百億”工業項目建設“進度條”。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廣安100個省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88.41億元,年度投資完成率達41.8%。

  “雙飛地”飛出特色産業集群

  科倫、仁安、好醫生等醫藥企業齊聚,生産基地接連落地……2022年,廣安市岳池縣生物醫藥産業實現全口徑産值159.3億元,而在2018年,這個數字僅為65.3億元,産值在三年內翻了一番多。被稱為“永遠的朝陽産業”的生物醫藥,為何青睞不沿邊、不靠海的廣安?

  近年來,廣安市岳池縣圍繞生物醫藥産業發展科學制定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建成四川省中試基地、西部原料藥産業龍頭,創建為國家級原料藥集中生産基地。其中,強力推進生物醫藥“雙飛地”建設是“關鍵一招”。

廣蓉生物醫藥“雙飛地”産業園岳池生産基地。新華網發(范聰 攝)

  “生物醫藥産業更新換代速度快,研發投入在企業投入成本中佔比超過40%,配套研發&&是企業選址落戶的重要考量。”岳池經開區相關負責人介紹,2018年,成都和廣安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採取“研發創新在成都、轉化生産在廣安”的“雙飛地”模式,在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建設300畝協作研發基地,主要建設標準化和個性化研發&&、國際學術交流中心等研發配套設施,作為岳池生物醫藥産業的研發&&、招商&&。目前,項目一期100畝首棟研發大樓竣工投用,於5月8日正式開園,已入駐12家醫藥企業。依託岳池經開區建設轉化生産基地,規劃建設2平方公里的成都園,承接協作研發基地成果轉化,落戶醫藥生産項目,打造成都醫藥企業生産基地、原料基地、種植基地。

  四川普康藥業有限公司是入駐園區的企業之一。“研發在成都,生産在廣安,解決了研發配套的後顧之憂。”該公司副總經理李林&&,在了解“雙飛地”園區政策優勢後,公司於2021年在岳池投資4.5億元,建設佔地100畝的生産基地。投資1.5億元的一期生産基地已於5月19日正式投入試生産,預計今年銷售額可達1億元。

  目前,該公司採用“一基地兩中心”的發展模式,除了在岳池設立生産基地外,還在岳池擁有一處佔地1700平方米的孵化中心,而公司的研發、銷售中心則設置在成都。

普康藥業生産車間。(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岳池縣還堅持“築巢引鳳”理念,建成天然氣分佈式能源、專業醫化廢水處理系統、多電源雙回路電網等10項專業配套,擁有81套人才公寓等生活配套。目前正加快安全應急救援體系、環保監測&&等6項化工園區配套設施建設,為原料藥産業發展提供更堅實的保障。

  在“雙飛地”模式的加持下,廣安“飛”出了高端特色原料藥産業集群。目前,園區內已集聚化學原料藥、醫美化粧品及製劑等6大門類的醫藥企業64戶,其中全國百強企業9戶、上市企業7戶,擁有藥品品種350余個,其中擁有馬來酸麥角新鹼等全國獨家(優勢)品種30余個。

  同城融圈“融”出發展新動能

  “以前辦稅光路上就要花一個小時左右,現在出門5分鐘就到辦稅中心。”6月1日,川渝高竹新區稅費徵管服務中心,在廣安市鄰水縣稅務局工作人員劉婷婷的指導下,四川逸致科技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楊瑤順利開具了完稅證明。“新區推出這樣的服務,給企業提供了很多便利。”楊瑤説。

川渝高竹新區稅費徵管服務中心。新華網發(曹鵬攝)

  高竹新區位於四川省廣安市鄰水縣高灘鎮與重慶市渝北區茨竹鎮交界處,是川渝兩省市共同批准設立的第一個新區、全國唯一的跨省域共建新區,肩負着探索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的重要使命。川渝高竹新區稅費徵管服務中心是川渝高竹新區積極探索跨省域稅費徵管“一體化”改革創新成果。

  “政策就高不就低,成本就低不就高。哪邊政策支持力度大,哪邊措施對市場主體最有吸引力,就用哪邊的。”據川渝高竹新區稅費徵管服務中心負責人介紹,目前,新區按照“政策從優、程序從簡、稅負從輕”的原則,在稅費徵管服務中推行一個中心統徵管、一本規範定口徑、一支隊伍管執法、一套系統優服務“四個一”工作法,破解行政區所屬稅費地方分成比例不一致、稅費政策執行口徑有差異等問題,打通了跨省域辦稅服務“最後一公里”。

  據了解,川渝高竹新區稅費徵管服務中心自2021年10月20日成立以來,已累計向納稅人提供線上線下辦稅服務超16萬筆,實現稅費收入超10億元,為納稅人節省辦稅車程超1300萬公里。

  此外,川渝高竹新區還有全國第一個跨省域共建公安機關開展對外服務工作,打造“川渝通辦”“跨省通辦”升級版;川渝首個跨省辦電機構——川渝高竹新區供電服務中心運行,實現用電業務跨省域“一窗受理、一站辦理、一體服務”;跨省域一體化公交線路“川渝20路”,5元錢便能從川渝高竹新區直達重慶市渝北區……

川渝高竹新區。新華網發(曹鵬 攝)

  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也讓入駐企業吃下“定心丸”。四川億耐特新材料有限公司是川渝高竹新區掛牌成立後第一家簽約入駐的企業,在6月進行試生産。公司總經理趙民成&&,突出的區位優勢、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帶來的重大利好是他選擇這裡的原因。同時,新區還為企業發展提供了包括稅收、水電氣、人才等方面的支持、服務和優惠政策。

  據了解,截至今年一季度,川渝高竹新區已累計實施重大項目建設34個;已有181戶企業簽約落地,77戶建成投産。

  政務服務打通“最後一公里”,交通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時空的距離在縮短,廣安同城融圈的發展之路會越走越寬。(審校:涂麗君、鄭瑋)

【責任編輯:鄭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