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葉一號”已在青川扎根。高志農 攝
5月,廣元市青川縣沙州鎮青坪村“白葉一號”茶葉産業基地裏,大片茶苗鬱鬱蔥蔥,一片生機勃勃景象。2018年,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溪龍鄉黃杜村捐贈的白茶苗“白葉一號”落戶青川。5年時間裏,在浙江和青川的共同努力下,“白葉一號”在青川扎穩了根,成為助力鄉村振興、群眾致富的“致富茶”。
截至目前,青川縣共建成“白葉一號”標準化種植基地7075.5畝。今年,青川已産出“白葉一號”鮮葉2.73萬斤,幹葉産值將達2000余萬元。
不僅在青川,“白葉一號”的美名在四川廣傳,並帶動它生根多地。它就是浙江和四川共同種下的一粒“種子”,正孕育着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的“果實”。
增收:“清貧村”靠白茶變富裕村
“賣了200多元。”5月9日,在青坪村村委會旁的茶葉收購點,60多歲的村民齊樹明接過當天採摘鮮葉的收入。
“種植‘白葉一號’收益好,回村種茶的人越來越多。今年就回來了10多個壯勞力。他們既能在家門口掙錢,又能照顧家庭。”青坪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王永明介紹,“青坪村1041人,以前都在5100畝地形陡峭、肥力低的耕地裏討生活。那時的青坪村,被村民們自嘲為‘清貧村’,一些村民只能外出務工。”
改變,發生在2018年秋天,“白葉一號”在青坪村落戶。去年,青坪村1226畝“白葉一號”首次採摘,在“土地流轉收租金+務工就業掙薪金+入股分紅得股金、委託經營拿酬金+村集體分紅得現金”的分配機制下,還沒完全達産的“白葉一號”為村裏貢獻了茶園流轉費36.78萬元、務工收入120萬元。
“今年,全村已産出‘白葉一號’鮮茶1.8萬餘斤。目前,鮮葉銷售300余萬元,預計幹茶産值1000萬元以上。”
2021年,青坪村獲“四川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示範村”“省級鄉村旅游示範村”“四川省首批省級鄉村文化振興樣板村鎮”等多項榮譽,“清貧村”從脫貧村變成了富裕村。
攻關:高品質獲市場認可
“‘白葉一號’就是我的另外一個娃。”看著茁壯成長的茶苗,青川縣茶産業發展事務中心主任馬浩強滿心歡喜。
浙江和青川兩地氣候、地理環境差異大,“白葉一號”剛到青川時,出現“水土不服”症狀:白化後不轉綠、茶樹爛根、茶樹植株生長勢頭不好。再加上種植管護時,不少人沿用種青川綠茶的老辦法,“白葉一號”的“水土不服”遲遲無法治愈。
怎樣把“白葉一號”種活、種好、種出成效,成為當時最急需解決的問題。長期幫扶青川縣的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原研究員白堃元教授給大家吃了“定心丸”:“青川山高霧多、氣溫較低、降水量少,加上水土富硒、富鋅的優勢,只要注意茶園選址,提高種茶、採茶和加工技術,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捐贈“白葉一號”茶苗的安吉縣農技專家們也趕赴青川,實地察看,把脈問診。安吉縣白茶專家錢義榮&&:“白茶異地新種難免遇到問題,所以我們來了。我們捐贈茶苗的目的,就是要用敢想敢拼的創業精神帶動當地老百姓增收致富。”
那段時間,錢義榮頻繁來到青川做調查,指導村民種植管護茶苗。因為懂得多、教得也多,他還被青川人尊稱為“錢博士”。
馬浩強也天天泡進茶山書海。白天,跟着縣裏的老茶葉專家周遠成翻茶山,哪茶樹長得不好,哪有死苗,就挨個挖土、刨根,了解癥結所在;晚上,翻開書籍、查閱資料,惡補茶葉知識,整理調查筆記,常常工作到凌晨才結束。
在浙江和青川的共同努力下,青川摸索出“白葉一號”栽培管護七項關鍵技術措施:重改土、促開溝、強採摘、精修剪、勤施肥、控雜草、防病蟲。有了科學的方法,“白葉一號”在青川紮下根。
“青川的‘白葉一號’市場認可度也高,幹葉價格每斤達2000—6000元。”馬浩強介紹,經連續3年檢測,青川白茶的游離態氨基酸高達7.5%,是普通綠茶的2倍至3倍,受到消費者的認可。
廣種:外來茶變本土茶
不僅在青川深深扎根帶富一方百姓,這些年來,“白葉一號”也在四川其他地區落地生根。
在達州市大竹縣,返鄉創業青年廖紅軍從浙江安吉引入“白葉一號”。依託白茶,大竹縣打造了公共區域品牌“大竹白茶”,並於2020年獲得國家農産品地理標誌認定。同時,大竹縣積極引導茶旅文融合發展,白茶核心産區雲峰茶谷成功創建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還通過“公司+基地+農戶”模式、“供種苗、供技術、供物資、供服務”“保底價收購”機制,帶動全縣3000戶群眾種植白茶。
在廣安市鄰水縣豐禾鎮關口村的白茶基地裏,也有“白葉一號”的身影:1200畝茶園,讓這裡成為廣安市最大的白茶基地。“今年基地預計産茶超2萬斤。”鄰水白茶基地現場負責人劉勇介紹,採茶時節,每天有600多名村民上山採茶,通過務工掙錢。
今年下半年,鄰水白茶基地計劃在關口村再種植約3000畝白茶苗,並依託白茶基地,聯動發展一二三産業,建茶葉加工設備生産廠房,發展茶文旅産業,帶動茶區茶農增收。
2021年,新一輪東西部協作中,浙江省安吉縣與阿壩州金川縣結成“對子”。2022年,15萬株“白葉一號”茶苗來到川西高原,開始在金川縣勒烏鎮安順村、安寧鎮安寧村小規模試種。
浙江省駐川工作組負責人&&,浙川將圍繞茶葉召開東西部協作産業發展會議,建立健全茶産業協作機制,不斷提高組織化程度,促進兩地茶産業技術互學、市場互通、人員互動、品牌共建、資源共享。(記者 張敏 袁城霖 鄧涵予 杜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