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頻道 國社@青海 本網原創 要聞 人事 廉政 政務 富媒體 光影青海
新聞

海西都蘭:吹響一號文件“進行曲”把好四地建設“方向盤”

2023-02-28 15:29:35 | 來源: 都蘭縣委宣傳部

  本網綜合消息: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動“一講兩穩三促”工作落實落細,巴隆鄉聚焦“一號文件”宣講,聚力産業“四地”建設,全力營造“一號文件人人講”的濃厚氛圍,為“一講兩穩三促”活動提供堅實保障。

  自百名幹部下鄉“一講兩穩三促”活動開展以來,巴隆鄉各村宣講組深入“田間”“牧區”,全方位、全覆蓋宣講“一號文件”,結合“周四下村日”制定涵蓋急難愁盼、矛盾糾紛排查、産業發展等內容的為民辦實事登記表,繪出明確的“路線圖”,列出詳細的“任務單”,排出科學的“錦囊計”,把黨的惠民政策“傳下去”,將群眾的困難“提上來”,切實做到促服務、促生産、促振興。

  鄉村要振興,産業是關鍵。産業要發展,落實是重點。將中央、省委“一號文件”宣講下去,不僅要靠“講”,更要靠産業“硬實力”保障,要輸好“理論液”也要打好“動力針”,巴隆鄉始終聚焦聚力産業“四地”建設,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省、州、縣決策部署,在加快推進産業發展上趟出了一條適合本地實際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有機農畜産品“給力”,産業發展“步子穩”。初春的巴隆生機勃勃,修剪枝條、增施農家肥,田間地裏儘是一片繁忙的景象,全鄉種植戶都在為春耕備耕做準備。草原上、畜棚裏牛羊成群。青稞、枸杞、肉蓯蓉、牦牛、藏羊等特色農畜産品不斷銷往省內外各地。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農畜産品發展,堅持把畜牧業産業結構調整作為鞏固脫貧攻堅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要抓手,圍繞都蘭農牧業大縣的定位,立足資源稟賦特點,利用産業扶持資金等大力發展畜牧業,把發展農畜特色産業作為群眾增收的主要目標,積極探索“黨建+合作社+養殖大戶+農戶”發展模式。“現在的生活是一天比一天好,政府幫助我們發展養殖業,組織我們接受專業的養殖培訓,現在我養的牛一天比一天多了,日子過的一天比一天好了”。烏拉斯&村村民哈斯圖亞説。産業發展不是“閉門造車”,要學會吸收先進經驗、借鑒先進方法,鄉黨委、政府定期組織農牧民群眾,邀請有關專家,面對面開展培訓、座談,同時到兄弟市縣、鄉鎮學習交流經驗。

  生態旅游“用力”,産業發展“添活力”。阿拉克湖、“格薩爾王煨桑&”科爾牧業村火山岩柱狀節理群、“柴達木盆地青銅時代文化瑰寶”塔溫塔裏哈遺址,這些絕美的自然、人文景色是自然饋贈與時代的簡影,更是新時代巴隆一張靚麗的名片。全力發展生態旅游,融入打造“生態旅游目的地”建設目標。巴隆鄉依託深厚“崑崙鐵騎”紅色文化底蘊,牢牢抓住生態優先發展“引擎”,以鄉域內特色地域地貌為“載體”,通過找專家、找承包,打造高質量重點景區,打通旅游發展“大動脈”,同時積極舉辦德都蒙古牦牛文化藝術節、“民族團結杯”賽馬、射箭等文體活動,吸引省內外游客觀光,暢通區域經濟發展“微循環”,疏通産業發展“中梗阻”。

  清潔能源“發力”,産業發展“亮點多”。巴隆鄉清潔能源資源豐富,水資源和光資源優勢明顯。境內擁有崑崙山之水巴隆清泉,巴隆清泉位於柴達木盆地東南,崑崙山的支脈布爾汗布達山腳下,山峰常年積雪覆蓋,冰雪消融後滲入地下,經過長期的礦化和過濾在清泉村的河谷形成一股股涌泉,泉水清澈甘甜。為充分發揮水資源優勢,帶動本地區經濟水平,在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鄉黨委、政府的努力下2015年“青海巴隆清泉飲用水有限公司”建成投産,同時為壯大村集體經濟,巴隆鄉清泉村,伊克高裏村、哈圖村、河西村、科爾牧業村、科爾農業村、三合村等7個村利用産業發展補齊資金投入青海巴隆清泉飲用水有限公司,7個村每年共計分紅22.72萬元。同時鄉黨委、政府依託豐富的光伏資源優勢,積極爭取縣委、縣政府的支持,計劃實施巴隆鄉雅日哈圖村光伏産業發電項目,在三合村、雅日哈圖村、清泉村村民房頂上安裝光伏發電太陽能板,探索一條“綠色發展、長期收益”的光伏發電新路子,讓“光伏收入”“陽光存摺”成為巴隆各族群眾享受清潔能源發展帶來的紅利。

  下一步,巴隆鄉將繼續做好一號文件宣講,豐富宣傳形式,聚焦為民辦實事,將黨的理論政策説到群眾“心坎上”,同時繼續做好穩增産、穩就業,在促服務、促生産、促振興上下功夫,做好“土特産”文章,以“一號文件”對鄉村産業高質量發展的部署要求為目標,立足産業“四地”建設,全力共創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新巴隆。

[責任編輯: 潘彬彬 ]
光影青海
01007019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40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