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消息:古語有雲:“一年之際在於春,春若不耕,秋無所望。”青海俗語有説:“吃不窮、穿不窮、計劃不到一生窮。”年初的計劃部署,決定着一整年的發展走向,尤其是對於廣大農牧民群眾來説,新年計劃更是至關重要。
飽富已有期 惟當力春耕
剛剛開年上班,農牧辦主任就在為民微信群中發布信息,讓各村盡快上報今年農作物種植計劃。一時間,各村黨員活動室、為民微信群都熱鬧異常。得勝村小區內,大傢伙站在黨員活動室門口,一邊曬着暖陽一邊討論道:“古話説‘瑞雪兆豐年’,看這降雪量,今年莊稼收成應該不錯,我打算今年多承包一些土地種青稞。”“藜麥雖然價格好,但是損地力,今年該輪作倒茬了,我打算種些油菜,讓地緩緩。”黨支部書記何永順接過話頭説道:“易地扶貧搬遷拆舊工作已完成,那片地也該好好規劃規劃,復耕復種可是個大工程……”
興盛村的為民微信群中,大家熱烈討論着,“農村土地託管不僅省心省力,還能保障收益,今年還要再積極爭取土地託管項目……”“聽説去年沱海村玉米青儲草種植效益不錯,畝産4噸,市場價700元左右,每畝地還能獲得補貼432元,我鎮這兩年養殖戶不斷增多,玉米青儲草不愁銷路,今年我也打算種一些試試……”。
經過各村群眾長遠謀劃,香日德鎮2023年農作物種植面積預計達11.84萬畝,其中,小麥種植面積預計4.46萬畝,青稞2.36萬畝,藜麥0.63萬畝,油菜2.4萬畝,枸杞1.58萬畝,其他農作物0.41萬畝。糧食安全事關社會和諧穩定,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各村群眾充分發揚“不待揚鞭自奮蹄”的精神,積極自發着手渠係排查維護、糧種農資儲備、農機檢驗維修等春耕備播工作,為實現新一年倉稟充盈開好頭、起好步。
深謀細研抓項目 實幹篤行促發展
村級項目建設既是壯大村集體經濟的當務之急,也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長遠之策。一直以來,香日德鎮始終堅持鼓勵引導各村黨支部,聽民聲、聚民智,把握時代機遇,結合鎮情實際,多謀項目,謀好項目,切實建設一批發展前景廣、帶動能力強、輻射範圍廣、效益集中度高的優質項目。“牧光互補項目是我們村群眾一致認可和期待的項目,為了爭取到這個項目,我們可是下了不少功夫,從去年年初就在我們第一書記的帶領下對接推進,終於不負所望,可以在今年落地建設了。該項目建成後可輻射帶動全村209戶814人收益,村集體經濟收入預計提高30.27萬元。”新源村黨支部書記滿懷期待的説道。上柴開村黨員活動室內,“兩委”班子成員的聲音不時傳來:“生態文化旅游園已經建設完成,今年必須投入使用,但是我們兩委班子中缺乏有經驗、有水平的運營人員,還是得承包出去”。“我找到一個人願意承包生態園,&&承包後由他添置旅游園內的桌椅板凳等基礎設施,每年給我們3萬元承包費,待承包結束後,將添置的基礎設施無償送給我們。”“這個可以再詳細對接商量一下,具體情況還要和黨委、政府匯報請示一下,決不能自行其是。這可是投資500萬元的大項目,我們必須做好長遠謀劃,充分發揮項目效益,決不能讓其變成“僵屍項目。”上柴源村黨員活動室內,書記萬福對班子成員説道:“去年,永盛村爭取到了示範村建設項目,將對全村污水管網進行貫通,並提升改造2公里灌溉渠道,我們村也該好好謀劃謀劃了。”各村社黨支部在黨委、政府的激勵下,深挖潛力優勢,在積極爭取推進村級項目上比學趕超,助推鄉村從“一村美”向“村村美”拓展,從“一域興”向“全域興”延伸。
向春天出發,一刻都不能耽誤;向勝利進軍,必定是天道酬勤。在各族群眾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苦幹實幹中,今年香日德鎮的風景一定這邊獨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