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以來,海東市聚焦綠色有機農畜産品輸出地建設,打造現代化農業産業體系,已成功打造國家級油菜‘夏繁’基地、大豆玉米帶狀種植基地和4個‘壽光模式’蔬菜示範點,擦亮農業‘金字招牌’,將高原農業的潛力轉化為經濟增長的實力。”11月19日,海東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十四五”以來,海東市建成21個百畝以上供港澳蔬菜生産基地,出口冷涼蔬菜10382.7噸,産值6246.97萬元。
同時,海東立足高原生態稟賦,培育出18個國家地理標誌産品,建成46個綠色有機認證基地。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利用黃河水域發展冷水魚養殖,建成6家標準化養殖場,養殖存量達60萬尾,“黃河循鱒”成為農業品牌目錄産品;平安區在高原富硒地養殖羅氏沼蝦,採用循環水養殖和智能化設備,實現“冷水域養熱蝦”,繪就“山上牛羊、水中魚蝦、林下禽畜”立體養殖畫卷。
海東通過培育多元農村産業融合主體,累計申報市級以上農業産業化重點龍頭企業106家,規範經營合作社3926家,家庭農牧場1338家,培育省級農牧業産業化聯合體8家,示範帶動特色農産品加工和銷售企業,持續增強輸出能力。深化農村改革,持續開展農村集體資産“清産核資”,切實摸清集體家底,為深化農村改革奠定基礎;開展全市農村集體“三資”突出問題專項行動,精心組織實施“村財鄉管”突擊戰,築牢“微小權利”籬笆,增強農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記者 陳晨)
【糾錯】 【責任編輯:魚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