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協作“繡”新篇 “丹噶爾繡娘”織就就業增收錦繡畫卷-新華網
新聞
2025 10/28 17:55:52
來源:新華網

東西協作“繡”新篇 “丹噶爾繡娘”織就就業增收錦繡畫卷

字體:

新華網西寧10月28日電(魚昊)記者從湟源縣委宣傳部了解到,近年來,青海省西寧市湟源縣依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傳統手工藝資源,着力打造“丹噶爾繡娘”勞務品牌,通過創新運營模式、強化技能培訓、拓展市場渠道,走出了一條文化傳承與就業增收雙贏的特色産業發展之路。

(資料圖)“丹噶爾繡娘”正在製作刺繡。新華網發

湟源縣歷史上是著名的“丹噶爾城”,刺繡等手工藝歷史悠久。為破解當地農村婦女、下崗失業人員等群體就業難題,推動傳統手工藝産業化、品牌化發展,當地以青海羌韻繡藝手工藝品開發有限公司、湟源縣丹噶爾皮繡研製開發有限公司為主體,探索“公司+學校+基地+農戶”“公司+繡娘+互聯網”等多元化運營模式,整合企業、學校、農戶、景區等多方資源,形成産業發展合力。

在東西部協作機制的支持下,項目獲得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專項資金幫扶,建成600平方米的“前店後廠”現代化産業基地,並設立10家標準化皮繡工坊、10處線下門店及多個特色工坊,實現産業集聚發展。同時,企業積極拓展海內外市場,産品遠銷美國、日本等15個國家,2023年以來文創産品年産值突破500萬元。

技能培訓是“丹噶爾繡娘”品牌發展的基石。截至目前,累計舉辦青繡、皮繡等技能培訓班60余期,培訓超5000人次。通過“技能培訓到村、原料送到戶、成品上門收”的模式,有效解決了繡娘就業的後顧之憂。項目已帶動超2000人實現就業,其中長期穩定就業580人,人均年增收超2000元,部分技藝精湛者年收入可達2萬元。

“丹噶爾繡娘”的成功實踐表明,立足文化根基、創新運營機制、強化技能培訓,是實現傳統手工藝振興、促進群眾就業增收的有效路徑,也為西部地區發展特色勞務品牌、推動鄉村振興提供了有益借鑒。(完)

【糾錯】 【責任編輯:潘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