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辦事越來越快了,上午反映的事情,下午就來維修,村裏的自來水不僅通了,水質也更好了。”海東市樂都區李家鄉西馬營村村民拿着手機,對“監督一點通”&&讚不絕口。
今年年初,西馬營村村民通過該&&反映村裏不時停水的困擾。海東市紀委監委迅速行動,採用“室組地”聯動模式,督促水務部門認真排查斷水原因,及時解決群眾所需所盼。同時,按照“一事一策”“一類一策”的要求,在全市開展農村飲水安全大排查,推進了21項小型引調水及飲水安全維修養護項目,19處農村供水維修養護工程落地,讓17萬群眾受益,農村自來水普及率提升至99.59%。
海東市的實踐,正是青海借助“監督一點通”&&為民服務的生動縮影。在青海,基層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信息&&已成為群眾反映問題、參與監督的“利器”。去年3月,省紀委監委全力推動建設,目前,全省7個市州、21個縣市區紀委監委已完成&&開通,覆蓋514個鄉鎮、3484個村(社區),搭建起了群眾監督基層小微權力的橋梁。
&&設立的核心目標,是打通群眾監督基層小微權力的“最後一公里”,切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讓群眾成為基層治理的參與者與受益者。從功能上看,其圍繞監督與反饋精心構建。一方面,將民生資金髮放、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程建設和産業發展項目等31506條與群眾生活緊密相關的信息全面公示公開,使權力運行全程透明,群眾可隨時查閱監督;另一方面,為群眾提供便捷的投訴渠道,對群眾投訴進行全面受理、分類辦理、閉環管理,確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群眾使用&&也極為便捷,線上登錄各級政府和紀委監委門戶網站,點擊專門設置的“監督一點通”&&入口,或是在微信小程序中搜索“青海基層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等關鍵詞即可進入;線下可留意社區、村委會等場所張貼的宣傳海報,掃碼就能直達&&。進入&&後,按頁面提示選擇所在地區,就能查看公示信息;若要投訴,點擊投訴板塊,詳細填寫問題描述、上傳相關證據(如有),確認無誤後提交,&&便會迅速將投訴轉至相關責任部門,並全程跟蹤辦理進度,及時向群眾反饋處理結果。
在&&建設推進過程中,全省各地紀委監委積極探索創新。市州層面,形成紀委監委“一把手”親自部署、分管領導調度推進、黨風政風部門指導落實的高效工作模式,積極與本地已有的互聯網監督&&對接融合,實現一體化發展。縣市區層面,強化協調調度、宣傳推廣與崗位培訓,建立業務協同辦理、協調會商、交辦督辦等工作機制。各地還結合實際,精心制定監督事項清單,如海東市紀委監委的“40+5+N”清單、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烏蘭縣紀委監委的“6+N”清單等,全省共梳理制定1318項監督事項清單,為群眾監督提供了清晰指引。
為提高群眾對&&的知曉度,全省各地紀委監委採用了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立體式宣傳策略。線上,充分利用各級政府和紀委監委門戶網站、媒體網站、微信公眾號等&&,添加&&入口與使用指南,並開通微信小程序,方便群眾操作;線下,通過鋪設展板、發放群眾操作指南,組織幹部走村入戶宣傳等方式,廣泛動員群眾參與。部分市州紀委監委還根據實際需要,製作宣傳手冊、宣傳海報,有效提升了群眾的知曉率與參與率,&&的總訪問量大幅增長。
青海基層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信息&&,正以實際行動暢通監督渠道,化解群眾難題,持續散發着溫暖民心的光芒。“&&不僅是投訴公示窗口,更是幹群關係的連心橋,我們將持續發揮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在規範小微權力、基層治理方面的作用,精準對接群眾期盼,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實落地,將問題清單轉變為幸福清單。”省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李雪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