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西寧10月19日電(記者張子琪、央秀達珍)潮熱出汗誤認為是“體質虛弱”,情緒波動被視為“故意找事”……許多更年期女性因身體狀態的變化被誤解,進而引發自身的“不安全感”。10月18日是“世界更年期關懷日”,專家&&,女性出現更年期症狀無需焦慮不安,科學應對、保持良好心態有助於平穩度過這一階段。
青海省人民醫院婦科主任、主任醫師魏民介紹,更年期不是“病”,是女性從生殖期到老年期的一個生理階段。隨着女性卵巢功能逐漸衰退,雌激素水平波動或下降,從而引發一系列身體和心理變化,如伴隨月經紊亂、潮熱出汗、心悸、骨關節疼痛、全身乏力、失眠等症狀。
很多女性認為,更年期“硬扛過去”就沒事了,但實際上有一些科學方法可以幫助改善更年期症狀。“硬扛”不僅會影響生活質量,還可能因為雌激素缺乏帶來骨量減少、骨質疏鬆、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風險。
據了解,當前絕經激素治療通過補充雌孕激素,來彌補體內逐漸減少的激素,能夠緩解更年期症狀、預防因雌激素降低帶來的遠期健康風險。魏民説,需要提醒,各項治療都應在專業指導下進行,切勿自行用藥或偏聽偏信“民間經驗”,一些特殊群體如果不適合絕經激素治療,還可採用中醫中藥、穴位按摩、針灸、瑜伽冥想等方法緩解症狀。
青海大學附屬醫院老年醫學一科主任趙成玉&&,更年期多發生在48歲至53歲之間,持續時間長短和症狀因人而異,有些女性更年期持續一兩年,有些長達七八年。
專家建議,更年期是女性自然衰老的過程,應引起足夠重視,積極調整生活方式,及時接受醫療干預,緩解更年期症狀,為老年期健康打好基礎。日常可以培養一些興趣愛好,多參加集體活動,積極鍛煉運動,不僅能減輕壓力、改善情緒,同時能幫助控制體重。除了自我調整,更年期女性還需要更多社會支持,因此呼籲家庭和社會給予其更多支持和理解。(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