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消息:旅游旺季期間,各市州立足自身文旅發展定位與獨特資源稟賦,精準施策、錯位發力,形成“差異化推進、互補性賦能”的良好發展格局。各市州既深度挖掘區域特色,充分釋放個性優勢,打造獨具辨識度的文旅名片;又緊密聯動、協同發展,強化全域文旅資源整合與功能互補,共同勾勒出一幅“全域協同、多元出彩”的青海文旅高質量發展全景圖。
以西寧為中心,強化輻射帶動,激活全域文旅動能
西寧市以“精準監管+業態豐富”激活省會輻射力。通過全鏈條監管機制,涉旅購物場所投訴同比下降67%,旅行社投訴下降39.2 %,游客滿意度達100%;深化“一芯一環多帶”城市文旅發展格局,以力盟商業巷、唐道637為核心培育夜間消費場景,夜間消費佔比達40%;依託清涼避暑氣候優勢,構建“避暑+康養+文旅”融合發展模式,推出避暑康養、生態旅游、藝術展演、體旅融合等“夏都西寧·多元魅力”十大主題文旅活動,編制《夏都避暑民宿標準發展指引》,新增特色民宿床位2000余張,帶動住宿和餐飲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3%。西寧入選攜程2025中國100經典目的地口碑榜。
以海東、海西為代表,聚焦痛點破解,築牢市場運行底線
海東市以“聯動機制+匹配需求”築牢安全防線。建立“市縣聯動、部門協同”的常態化監管機制,旺季期間累計巡查整改安全隱患百餘處;精準對接游客消費需求,以平安驛等核心景區為重點,發展短途休閒、周末微度假産品,聚焦個性化與定制化方向,通過打造網紅打卡地、策劃特色文旅活動,持續提升對游客的吸引力。海西州以“設施升級+技防監管”提升服務硬實力。投入超4000萬元用於景區停車場、旅游廁所等基礎設施升級,新改建10座旅游公廁,有效緩解游客如廁壓力;在G315“U型公路”等熱門節點設立專項巡查點,核查過往車輛超1萬輛次;構建“人防+技防+聯防”三位一體防控體系,妥善處置涉旅投訴,投訴量同比下降50%。
以海南、海北為重點,深挖資源稟賦,做強核心文旅品牌
海南州以“服務消費+特色産品”做優青海湖IP。既&&旅游産業獎勵細則、落實十條游客便民優惠,又依託賽事、文化、電影資源開展“跟着賽事、文化、電影去旅行”活動70余場,帶動游客量、旅游收入同比分別增長28.42%、25.39%,同時持續鞏固優化“三點一線”精品自駕之旅及8條生態旅游自駕線路,提早謀劃冬春季冰雪體驗項目與惠民活動,推動冬春“冷資源”轉化為文旅“熱産業”。海北州以“機制創新+政策讓利”擴大客源市場。推行“四保三強化”監管服務機制,深度挖掘環湖生態旅游資源,以“觀湖”“觀魚”“觀鳥”“觀羚”為特色,持續豐富研學、銀發、生態游産品;成功舉辦王洛賓音樂文化旅游節等文旅活動近百場,依託青海湖同寶山、祁連山・崗什卡雪峰、聖泉灣生態體驗區吸引游客超828萬人次;精心策劃推出“登雪峰、穿林海、賞開湖、泡溫泉、瞰雲海、游原子城、嘗特色美食”精品路線,同步實施“九免費四優惠”惠民政策,規範“拉馬經濟”等特色業態,全方位提升市場吸引力。
以玉樹、果洛為突破,補齊設施短板,激活文旅發展活力
玉樹州以“獎勵政策+設施完善”突破發展瓶頸。&&“引客入玉”專項獎勵政策,持續推介青藏中線、南線“唐蕃古道”進藏精品自駕線路;同步新增客房、床位及文旅驛站、自駕營地等接待設施,打造“1+3”夜游街區並推出沉浸式演藝項目,進一步豐富夜間文旅供給,全方位提升接待能力與體驗感。果洛州以“生態旅游+主體培育”填補業態空白。構建“旅游+農牧業”“旅游+體育”“旅游+電商”融合發展模式,舉辦14場次各類體育賽事活動,助力“農體文旅商”産業深度融合;推動多家“僵屍”旅行社恢復經營,實現旅行社數量翻倍,成功打破跨省接團“零記錄”,全方位激活文旅發展活力。
以黃南為示範,靠制度與賽事雙輪,推動文旅業態升級
黃南州以“制度保障+賽事融合”推動文旅轉型。通過制定文旅市場整治方案、構建“7項保障機制”規範市場秩序;借助青海省第八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2025青海熱貢文化旅游節及青甘陜西川文旅推介等活動激活發展動能,加速文旅産業向“生態+文化+康養”複合型模式邁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