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均海拔超3000米的青海高原,當傳統酥油茶香遇上現代金融活水,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郵儲銀行青海省分行用三年實踐給出答案:通過“支付便利化+適藏服務+金融啟蒙”組合拳,將普惠金融的“最後一公里”變成“最美一公里”,讓高原牧民的“錢袋子”和“心窩子”都暖了起來。

適老適藏“雙溫暖”
走進玉樹州支行營業部,“阿克(藏語‘叔叔’),您坐這。”營業主管扎西巴久一邊引導老人至愛心窗口,一邊遞上老花鏡;藏漢雙語大堂引導員,穿梭於廳堂間進行自助設備的引導分流,這樣的場景,已成為全省227&藏漢雙語自助設備的“配置”。
“酥油茶話會”煮開“理財經”
“我們牧民就像牦牛,既要低頭吃草積蓄能量,也要抬頭看遠方。”在果洛州“酥油茶話會”理財課堂上,郵儲理財經理的比喻讓37戶牧民第一次建起了家庭資産負債表。目前,80%的參會客戶已開通手機銀行,曾經“看不懂”的現代金融工具,如今成了牧民掌上的“致富神器”。

從“現金當家”到“資産配置”,從“櫃&排隊”到“指尖理財”,該行通過“場景化+游戲化”金融教育,果洛州支行累計開展特色課堂7場,覆蓋超150人次。果洛州支行理財經理朋毛才讓介紹:“我們的‘牦牛貸’‘蟲草貸’等特色信貸産品,讓金融服務像空氣一樣無處不在。”
當金融服務的溫度穿透高原的寒風,當雙語問候的笑聲回蕩在雪山牧場,郵儲銀行青海分行用“酥油茶裏煮金融”的智慧,詮釋着“金融為民”的深刻內涵。這裡沒有驚天動地的感人事跡,卻有潤物無聲的堅守——正如高原諺語所説:“好茶要慢慢品,好事要久久做。”在這片離太陽最近的土地上,普惠金融的種子正綻放出最溫暖的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