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丨蘭西城市群直面“成長的煩惱”-新華網
新聞
2024 12/17 15:42:05
來源:新華社

瞭望丨蘭西城市群直面“成長的煩惱”

字體:

  蘭西城市群,是國務院批復建設的我國西部地區重要跨省區城市群。目前,這個仍處於培育過程中的城市群,取得了一定的建設成績,同時也面臨着“成長的煩惱”

  在一系列合作協議的推動下,蘭西城市群所涉及地區群眾享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

  目前,蘭西城市群內部各地之間的經濟競爭與合作不甚平衡。這種狀態在位於蘭州、西寧“兩極”之間的海東市等地更為凸顯,呈現出“中部空虛”情況

  蘭西城市群屬於培育型城市群,亟需以突破性改革推動一體化發展,培育出跨省統一市場,形成緊密合作的大型都市圈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入冬後,馬希超迅速對飯店進行裝修升級,想趕在春節前恢復營業。他經營的農家樂在青海省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以下簡稱“民和縣”)小有名氣,特別是連接甘青兩省的團結大橋擴建通車後,客流量增長了50%。

  “這座大橋一頭連着青海省海東市,另一頭連着甘肅省蘭州市。從飯店開車走這座橋,10分鐘內就能到達蘭州市紅古區的鬧市區。”馬希超説,旺季時,小店裏甘肅客人更多,“我是蘭州、西寧兩個城市合作發展的直接受益者。”

  這是蘭西城市群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的縮影。蘭西城市群,是國務院批復建設的我國西部地區重要跨省區城市群。目前,這個仍處於培育過程中的城市群,取得了一定的建設成績,同時也面臨着“成長的煩惱”。

  受訪幹部、企業和專家&&,蘭西城市群邁向高質量發展,需在已有發展基礎上再接再厲,進一步深化改革突破體制機制障礙,讓這個西部地區重要城市群真正“抱成團”,把競爭力轉化成聚合力。

游客在青海湖二郎劍景區游玩(2024年10月18日攝)張龍攝 / 本刊

  在互聯互通中“建群”

  下午3點飛機落地蘭州,次日乘坐3小時旅游大巴抵達西寧,午飯後乘車2小時就到了旅游目的地青海湖……旅行第二天,吉林游客郭強還有些恍惚,原來甘肅和青海如此之近。

  隨着“甘青大環線”在全國旅游市場打出品牌影響力,這一打破甘青省際界限推動産業合作的重點工作成效顯著,從一個側面展現出蘭西城市群建設取得的重大成果。

  目前,驅車由蘭州出發,走高速公路僅需2.5小時即可到西寧;高鐵的通車,更讓兩個省會城市駛進“一小時經濟圈”。交通網絡的互聯互通,進一步拉近了蘭州與西寧的時空距離。

  蘭西城市群的協同發展,不僅體現在交通網絡上。兩省共同制定&&《蘭州-西寧城市群發展規劃實施方案》;結合紅古區、民和縣兩地區位毗鄰特點共同編制完成《甘青區域合作先行區發展規劃》;實現跨省醫保(民和-紅古)互認……近年來,蘭西城市群逐步邁向融合發展。

  生態文明建設的協同作用也日益凸顯。蘭西城市群沿黃河上游鋪展延伸,具有支撐國家生態安全格局的重要戰略意義。2022年7月,蘭西城市群所涉及的蘭州市、西寧市、白銀市、定西市、臨夏回族自治州、海東市、海南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黃南藏族自治州等9市(州)共同簽署了《蘭西城市群生態建設戰略合作協議》,從共築黃河上游生態安全屏障、推動區域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全面提升、健全完善跨市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等六方面入手,推進黃河上游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等跨區域生態工程。

  “作為下游地區,過去最犯愁的是上游來水污染,下游只能監測卻無法解決。如今,兩省間常態化交流溝通,共同處置污染問題。下游監測發現的問題,一個電話就可以督促上游地區解決問題。”蘭州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説。

  截至2023年10月,青海組織開展黃河一級支流湟水河沿線城鎮污水收集處理專項巡視、湟水河水質綜合整治攻堅以來,小峽橋(湟水河出西寧市境斷面)、邊墻村(湟水河出青海省境斷面)等國控斷面已連續16個月保持優良。

  城市群內公共服務共建共享,直接關係群眾切身利益,是推動蘭西城市群建設的重點工作。

  2022年,兩省共同發布《蘭州—西寧城市群發展“十四五”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從提高教育質量和資源共享水平、提高醫療衞生服務質量、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建立公共事務協同治理機制四個方面入手,推進公共服務共建共享。

  2023年,蘭州、西寧、海東三市分別簽訂了市級和縣區之間的政務服務一體化合作協議。近日,蘭西城市群涵蓋的甘肅、青海兩省共11家市州級稅務局在蘭州共同簽署《蘭西城市群跨區域稅收經濟聯合分析合作協議》,搭建起橫跨甘青兩省多地稅務部門共同參與的優勢互補、信息共享、成果共用的跨區域聯合分析工作機制,更好發揮稅務部門“以稅咨政”、服務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職能作用。

  在一系列合作協議的推動下,蘭西城市群所涉及地區群眾享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

  醫療方面,蘭州市內有7家公立綜合醫院與西寧市對口醫院簽訂合作協議,蘭州市一院與西寧市一院成功開展遠程會診。“兩地加強醫療技術經驗交流,在取長補短的同時實現醫療資源的共享與高效利用。另一方面,醫保異地結算機制的順暢運行,也為病患省去了往返報銷的麻煩事。”紅古區人民醫院院長馬志華説。

  教育方面,西北民族大學與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政府合作,成功研發了首個藏文搜索引擎;蘭州職業技術學院等職業學校與西寧市第一職業技術學校等3所職業學校建立起合作交流關係;蘭西城市群各成員單位和高品質課堂聯盟校的教師團隊共商“蘭西城市群”教育高品質發展……

  政務方面,蘭州和西寧已實現公積金互認互貸、提取使用住房公積金、流浪乞討救助安置接收、殘疾人兩項補貼資格認定等事項跨省通辦,政務便利讓兩地群眾辦事更高效。

游客在蘭州市蘭山公園一處觀景&&游覽、拍攝(2024年12月3日攝)郎兵兵攝 / 本刊

  融合發展仍需加力

  在取得一定建設成果的同時,蘭西城市群也面臨着進一步融合發展必須破解的系列問題。

  站在連接紅古區、民和縣的川海大橋橋頭,記者看到,這座長度僅為1.6公里的大橋,路燈卻有兩種形制——青海一側,路燈呈盛開花瓣狀;甘肅一側則是設計極簡化的支架式路燈。兩種路燈,清晰標注出兩省分界,也仿佛提示着蘭西城市群內部仍然存在的隱性分割。

  經濟合作的緊密度,能夠實質性檢驗城市群建設進程。記者實地採訪發現,目前,蘭西城市群內部各地之間的經濟競爭與合作不甚平衡。這種狀態在位於蘭州、西寧“兩極”之間的海東市等地更為凸顯,呈現出“中部空虛”情況。

  從數據指標看,有的重點城市發展偏弱。

  海東市是青海省第二大地級市,處於蘭西城市群中部地區。這裡東連蘭州、西接西寧,處於河湟谷地,地形平整開闊,不僅建有可輻射青海全境的西寧曹家堡國際機場,也擁有甘青兩省陸路交通樞紐。然而,這座區位優勢明顯的潛力城市,近年來卻出現發展後勁不足的情況。

  2023年,海東市地區生産總值為580.13億元,僅為西寧的32.2%、蘭州的16.6%。2023年,海東市第二産業增加值同比下降3.6%,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0.6%。在這種情況下,蘭西城市群經濟社會發展呈“啞鈴型”結構。

  從實地走訪看,一些園區産業發展出現收縮態勢。

  海東河湟新區位於西寧市與海東市之間,是蘭西城市群建設和西寧海東一體化發展的重要節點。《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在海東河湟新區管委會東側看到,一處地産項目已經停工;西北側的青海中關村高新技術産業基地內大多人去樓空。

  樂都工業園區地處海東市政府所在地樂都區,園區招商部負責人介紹,園區內現有33家各類企業,受市場衝擊、經營不善等因素影響,僅有半數企業正常開工生産,剩餘企業或退租或停産,“與蘭州和西寧相比,我們園區基礎設施不夠健全、産業扶持政策較少,招商難度大。”

  海東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相較於蘭州和西寧,海東市經濟總量小、發展質量和效益不高,受兩大城市“虹吸效應”影響較大。由於基礎設施建設滯後、財力有限,招商引資政策、補貼力度等方面存在不足,海東的人口、資金等要素出現外流。

  記者採訪發現,目前蘭州與西寧存在一定程度的産業發展同質化問題。這種情況在民和縣、紅古區兩地表現得更為明顯。

  分屬海東市和蘭州市的民和縣、紅古區,山水相連、人文相近、産業互補性強,於2020年規劃成立“民和-紅古創新發展先行區”,推動一體化改革先行先試。

  目前,兩縣區雖已開通省際公交,但費用結算仍未互通,出租車往返兩地的計價規則也不統一。由於民和、紅古的電價、土地價格、人員工資等資源要素價格差異明顯,原本可依託産業基礎、資源稟賦形成的互補發展格局未能形成。

  紅古區相關負責人&&,民和縣原是農業縣,紅古區是傳統工業區,相互之間可以工農互補。但由於青海電價明顯低於甘肅,部分紅古區企業轉移至民和縣,如今兩地均在大力發展工業,有同質競爭趨勢。“有些企業跑到民和縣去投資建廠,對我們影響較大。”這位負責人説。

  一些民和縣本地企業對此也有意見。一位農業企業負責人對記者説,民和縣是傳統農業大縣,但這幾年不斷通過招商引資發展工業,“好位置、好政策都給了工業,我們這些農業企業看著幹着急。”

  推動一體化改革走向深入

  受訪各界人士建議,蘭西城市群屬於培育型城市群,亟需以突破性改革推動一體化發展,培育出跨省統一市場,形成緊密合作的大型都市圈。

  ——打造跨省一體化改革發展試點。目前,蘭西城市群內部一體化改革最難突破的是跨行政區協作,尤其是跨省協作。民和縣政府相關負責人&&,民和縣與紅古區兩地行政級別相同,且隸屬於兩省,只能通過協議、協商等方式開展“軟性合作”。省級層面雖然有甘青協調議事機制,但與縣級層面一樣,對雙方沒有硬約束。

  受訪基層幹部建議用好“民和-紅古創新發展先行區”機制,探索建立跨省型集中統一管理議事機構,牽頭規劃推動“民和-紅古一體化改革先行示範區”建設,在管理一體化、考核一體化、市場一體化、要素資源一體化等方面先行先試,打造城市群中部的連接點和隆起帶。

  ——做好産業發展分工、明確定位、形成合力。結合蘭西城市群的資源稟賦和發展使命,受訪基層幹部建議,加強産業聯動和跨省合作推動一體化發展。比如,結合青海打造清潔能源産業高地,推動跨省合作發展清潔能源産業;圍繞沿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發展生態環保産業;圍繞鹽湖、冶金、煉化等傳統産業,延鏈補鏈發展新材料和循環經濟産業;圍繞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和文化資源,推動“甘青大環線”迸發更多文旅活力。

  ——加強一體化建設,培育次級節點城市,打造網絡化布局。目前,青海、甘肅兩省正在本省內圍繞蘭州、西寧兩個中心城市,加快省內都市圈同城化、一體化建設,培育次級節點城市,以逐步形成蘭西城市群網絡化布局。

  青海省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青海省2024年初圍繞“西寧-海東”都市圈一體化發展進行整體規劃,成立一體化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建立“省協調、市主責、誰佔比高誰牽頭推動”的工作機制,努力在制定統一招商引資政策、探索稅收利益共享機制、建立省有關部門專項推進機制、統一土地利用績效考核標準和資源利用效率標準等方面取得新進展。

  甘肅省也就蘭州-白銀一體化發展進行規劃布局,打造“蘭白都市經濟圈”,構建“省統籌、市建設、區域協同、部門協作”推進機制,成立由省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的建設領導小組,統籌推進相關工作。

  基層幹部和專家學者認為,蘭西城市群建設面臨的問題,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堵點。當前,圍繞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各項重大改革事項正加速推進。採取關鍵性改革舉措,破解蘭西城市群發展現狀,將為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提供有益經驗。 (記者:黃豁 汪偉 王朋 李寧 周盛盛)

【糾錯】 【責任編輯:魚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