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出好青稞 村民樂開懷-新華網
新聞
2024 12/10 09:54:42
來源:青海日報

種出好青稞 村民樂開懷

字體:

  12月6日,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曲庫乎鄉古德村文化廣場上,人頭攢動、熱鬧非凡,賽崗農産品種銷專業合作社分紅大會在這裡拉開帷幕。

  “今年,通過科學種植、精細管理以及積極拓展銷售渠道,實現黑青稞、油菜等農産品産量與質量的雙提升,銷售收入再創新高……”在眾人的期待中,合作社理事長南卡才讓面帶笑容地走上主席&,宣讀村民的名字和對應的分紅金額。

  隨後,村民有序地走上領獎&,從工作人員手中接過嶄新的紅包,一份份紅包承載了他們一年來的辛勤付出與滿滿收穫。

  “真沒想到,咱這幾畝地入股了合作社,種上黑青稞和菜籽,能有這麼大的收穫!”藏族大叔才旦平措緊緊握着分紅的信封,眼眶微微泛紅,“以前種地,靠天吃飯,現在合作社有專業的種植技術和銷售渠道,幫我們解決了銷售難題,年底還能拿到分紅!”

  站在一旁的卓嘎笑道:“是啊,合作社統一購買農資,成本降了不少。種出來的黑青稞和菜籽品質高,加工後能賣上好價錢。這一年我還跟着合作社學到了很多種植技能,以後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村民諾布央宗附和着:“這分紅的錢,能給家裏添不少東西呢!快過年了,剛好給娃買件新衣裳,給老人買點營養品。多虧了合作社,讓土地發揮了大作用,以後跟着合作社,把地種好,把日子過美!”

  成立黑青稞種植合作社,正是理事長南卡才讓多方考察學習的成果。一次偶然的契機,他踏上前往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交流學習之旅。在甘南,他目睹了當地生機勃勃的鄉村發展盛景。當地村民在合作社的帶動下,製作藏服、羊絨圍巾,在家門口穩穩地端起就業的“金飯碗”。

  南卡才讓內心涌起一股強烈的責任感與使命感。自己的家鄉同樣擁有勤勞質樸的村民,為何不成立一個屬於古德村自己的合作社呢?

  建起合作社,南卡才讓又開始思考適合當地發展的産業,他馬不停蹄地走訪青海各地。在一場盛大的農業展銷會上,他了解到黑青稞的獨特價值與廣闊市場前景。黑青稞富含多種營養成分,對人體健康大有裨益,且在特色食品加工領域備受青睞。回到村莊,他滿懷激情地向鄉親們詳細介紹黑青稞的種植優勢,帶領大家踏上一條特色種植之路。

  “選種過程中,我發現西藏山南市隆子縣黑青稞的種子是最好的,不僅色澤黑亮、種子飽滿,而且無碎、無雜,品質上乘。”隨後,南卡才讓便引進黑青稞良種,播撒在同仁市這片充滿希望的田野上。

  南卡才讓説:“在牧區,我沒有選擇種植常見的白青稞。因為黑青稞抗逆性好,能夠在較為乾旱、寒冷的環境下保持較好的生長狀態,對土壤肥力的要求相對較低。它適應環境能力較強,能夠穩定地生長和收穫,降低種植風險。”南卡才讓慎之又慎,生怕哪個環節出錯,辜負村民的信任。

  選擇種植黑青稞,還在於其蘊含的微量元素和花青素含量遠超白青稞。這些營養成分不僅為消費者帶來了更健康的飲食選擇,也使得黑青稞在市場上擁有更高的價位。“現在白青稞市場價1公斤4元,而黑青稞1公斤能賣到10元,能為合作社帶來更多利潤。”南卡才讓説,“目前黑青稞種植規模不斷擴大,種植面積已達78.67公頃。合作社積極發揮引領作用,帶動社員共48戶275人參與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有9戶36人為脫貧戶。通過我們的辛勤勞作與共同努力,今天,共計分紅24.23萬元。這紅利讓我們對黑青稞産業的持續發展充滿信心與期待。”

  南卡才讓靜靜地站在一旁,看著村民臉上洋溢的幸福笑容,他滿是欣慰與自豪。南卡才讓深知,高品質黑青稞需求量很大,並不愁賣。他打算將原料供給更多下游企業,將黑青稞加工成更多種類、更具特色的産品,如口感酥脆、香氣四溢的黑青稞餅乾,筋道爽滑、營養豐富的黑青稞麵條,細膩易溶、方便快捷的黑青稞營養粉等,不斷擴大銷售渠道。如此一來,這象徵着富足與希望的黑青稞“金飯碗”將穩穩端在村民手中。(記者 欒雨嘉)

【糾錯】 【責任編輯:魚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