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消息:近年來,西寧市湟源縣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激發了外出人員返鄉創業的熱情,如今這批返鄉創業人員逐漸成為帶動群眾增收助力鄉村振興的中堅力量。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在湟源縣大施所能、大展才華的90後返鄉創業青年滕欣妤。
“我的父親養牛,雖説有穩定的客源,但是價格很低。我想提高我們青海優秀農産品的附加值。”在與記者談及走向農副産品創業路的緣由時,滕欣妤這樣説道。作為新時代青年,她深知讀書不是為了遠離家鄉,而是為了建設家鄉。看到家鄉優質農産品銷路不暢、價格低廉,發展前景堪憂後,在2017年,她毅然回到家鄉譜寫致富篇章,成為 “三鄉工程” 在湟源大地上的生動注腳。

為了讓家鄉的牛羊肉走向更廣闊的天地,打破地域的限制,讓外界領略到青海的獨特風味。在2019年,滕欣妤懷揣着對家鄉的熱愛與對未來的憧憬,創立了集牛羊養殖、農産品收購、肉食品加工、倉儲冷鏈及其他特色農産品銷售+農村電商運營為一體的現代化農牧企業——青海一顆藤農牧開發有限公司,並創建了屬於自己公司的品牌“青小友”。
“青海的青,小友代表了我們和顧客之間的關係,像朋友一樣。”滕欣妤詳細地向我們介紹道。在品牌發展的過程當中,滕欣妤始終堅持以生産高品質産品為理念,以0添加防腐劑為底線,把消費者當成自己的朋友,為他們生産綠色健康食品,打造健康品牌,實現品牌的優質可持續性發展,推動品牌在市場中行穩致遠。
如同破繭成蝶後的翩翩起舞,“青小友” 在經歷了市場的考驗與打磨後,華麗轉身成為市級龍頭企業。2024年,青海一顆藤農牧開發有限公司被評為2024年西寧市農牧業産業化市級龍頭企業。記者在廠房內看到,“訂單式”生産正是現階段該企業的主要經營模式。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平均每天出貨量達260多單,在訂單高峰期,甚至會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

政府引,企業興。2023年一顆藤農牧開發有限公司被湟源縣正式引入大華工業園區,在政府的關懷與支持下,該企業爭取到了50萬元的東西部協作結對幫扶資金,對企業廠房進行了規範化的改造,為企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硬體設施,進一步完善園區牛羊肉及特色農産品産業鏈延伸,拓展中央廚房,共享生産、冷鏈物流等功能。
政府撐,企遠行。滕欣妤告訴記者在湟源牛肉、湟源沙棘原漿、冬蟲夏草等農産品銷往各地的過程中,高昂的郵費加大了企業運輸成本。在東西部協作的政策支持下,對企業給予了物流補貼,並且會對優秀企業進行獎勵,使得企業有更強的信心將農産品推廣到更廣闊的市場。
受惠於政策的甘霖,企業綻芳華,滕欣妤深知獨行者速,眾行者遠。農副産業的發展涵蓋原料採購、生産加工到市場流通等諸多環節,每個環節都蘊含着巨大的經濟潛力。企業生産的牛肉乾、牛板筋等特色産品,其原料牦牛均採購自本地養殖合作社與家庭牧場等村民的養殖成果。企業以高於市場的價格收購牦牛,極大地提高了村民的收入。不僅如此,像冬蟲夏草這類珍貴的本地産品,也成為企業經營的一部分。

通過這些舉措,村民們手中的農畜産品有了穩定且高回報的銷售渠道。從養殖到收穫,從收購到加工,各個環節緊密相扣,不僅為企業創造了價值,更重要的是帶動了村民增收致富。記者了解到,該公司員工中有16位曾是建檔立卡貧困戶。目前,還有部分殘疾人員被安排在打包發貨等崗位。在滕欣妤的努力下,家鄉的農副産業正逐步走向繁榮,村民們的生活也因企業的發展蒸蒸日上,一幅企業與家鄉共榮、村民與企業共贏的美好畫卷正徐徐展開。
滕欣妤,這位心懷壯志的90後“新農人”,雖目睹着青海農副産品的迷人魅力,卻也有諸多如隱匿寶藏般的優質 “家鄉味”,不為大眾所熟知。她深知,若想打破這一局面,讓這些美味“出圈”,必須搭乘時代的快車。於是,互聯網電商這一新興利器被她緊緊握於手中。她精心策劃,借助網絡達人帶貨等創新模式,為青海農副産品搭建起一座通往外界的金色橋梁。
一路櫛風沐雨,一路矢志不渝。如今,青海一顆藤農牧開發有限公司旗下的特色農副産品,如同璀璨星辰,灑落在全國32個城市的角落,熠熠生輝。在武漢、廣州、深圳、佛山、南昌這五座繁華都市,更是順利入駐1000余家便利店,如繁花盛開在街頭巷尾。截至金秋十月,公司銷售額一路高歌猛進,達到了1200萬。這不僅僅是一組簡單的數字的呈現,它是青海農副産品在全國市場嶄露頭角的里程碑,是激勵更多“新農人”不斷奮進、開拓創新,讓高原農産品走向更大舞&的號角。
展望未來,滕欣妤目光如炬,心中懷揣着更大的夢想。她將繼續以無畏的勇氣和堅毅的決心,在這片充滿希望的田野上砥礪前行。她立志讓更多人領略青海農副産品的獨特魅力,讓那來自高原的 “家鄉味” 飄進千家萬戶,在舌尖上舞動出一曲曲美妙的華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