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經濟消費再升級——“璀璨夜青海 經濟新活力”系列報道②-新華網
新聞
2024 08/19 08:45:15
來源:青海日報

夜經濟消費再升級——“璀璨夜青海 經濟新活力”系列報道②

字體:

  夜經濟是打造城市品牌、推動消費升級的新引擎。青海各地抓住夏季旅游黃金期,聚焦夜間消費場景,因地制宜,展現特色,推出豐富多樣的夜間活動,借“夏日晚風”之力,“點亮”夏日“夜經濟”,為消費市場注入源源不斷新動力、激發消費新活力。

  “夜經濟” 熱力足重燃城市“煙火氣”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逛夜市、吃美食、買飾品……西寧市海湖新區唐道637、城西區力盟商業巷、城中區大新街等商業街區開啟了夏日夜晚的激情與夢幻。

  夏秋之交,西寧市城中區大新街夜市人頭攢動,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紛至沓來,美食的味道撲鼻而來,伴隨着商販的吆喝聲,人們聚集於此……“我們是從四川過來的,酒店就在這附近,傍晚時分我們一行人也來感受下夏都的夜生活,品嘗下當地的美食,看著這個炕鍋羊排我們的口水直流。”來自四川的游客劉先生高興地説。

  如今,各大特色夜市不僅活躍了消費市場、釋放消費潛力,通過打造多元多層次夜間消費新場景,也進一步提升了游客與青海本地人的夜間消費體驗。

  “紅歌大家唱”、奇妙夜第二季、管弦樂演奏、舞獅巡街表演……在位於海東市樂都區的唐道步行街內,隨着夜幕降臨,夜市逐漸熱鬧起來,人群熙熙攘攘。“隨着‘紅歌大家唱’、戲曲表演等活動的舉辦,夜游游客大量增加,特色美食、文創産品、特色商品應有盡有,不僅滿足了游客購物需求,也給我們這些商戶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入。”在樂都區唐道步行街經營生意的王老闆感慨到。

  記者了解到,海東市樂都區把發展夜間經濟作為促進農文體旅商融合發展的重要發力點,不斷豐富夜間消費場景,推動夜間經濟成為釋放消費潛力、激發城市活力、拉動群眾消費、帶動經濟增長的“新引擎”。據統計,7月至8月在樂都區唐道組織開展各類活動45場,人流量達20余萬人(次)。8月下旬還計劃開展7場豐富多彩的活動。

  而這些都是“夜經濟”活躍的縮影。美團數據顯示,今年7月以來,青海地區夜間休閒玩樂消費規模同比去年增長68%,20歲到35歲的休閒玩樂人群在青海的佔比可達76%,19時至21時是青海夜間休閒玩樂消費的小高峰。

  從排起長龍的餐飲門店,到擦肩接踵的攤位前,火熱的消費充分彰顯了經濟的韌性與活力。

  “夜經濟” 場景新點燃消費“新引擎”

  全省各地打造更多具有差異化、個性化的消費場景,推動“夜經濟”持續繁榮發展,繪就夏日多元的浪漫畫卷。

  一些商家匠心獨運,將戶外折疊的桌椅、帳篷、花叢等自然元素融入餐飲空間,開發火鍋、燒烤、串串等烹飪新方式,打造不同風味的“熱辣滾燙”,不僅滿足游客和市民的味蕾享受,更傳遞着城市的熱情與活力。

  “坐在外面吃着海鮮、燒烤,一瞬間就感覺像是在露營,心情得到了極大放鬆。”在西寧市力盟步行街,食客李女士這樣對記者説。

  8月15日,記者走訪了解到,與往年不同,今年5月以來,西寧市城西區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首次在力盟商業步行街試點設置臨時攤位經營區域,按照商販經營種類進行合理劃分,最大限度發揮對流動攤販的吸納能力,目前已設置流動攤位160到180個,固定攤位60個,每日人流量達到12萬到16萬人。

  “以前,我晚上來步行街擺攤,都是哪人多把車推到哪,但時常因佔道經營被城管勸離,現在好了,擁有了屬於自己的攤位,再也不用因為佔道經營四處奔走了。”在攤位上賣花的攤主如是説。

  記者從西寧市城西區發展改革和工業信息化局獲悉,今年以來,城西區依託特色商業步行街區、大型購物中心、旅游景區、休閒娛樂場所,積極謀劃商業布局,大力發展夜間經濟,打造高品質夜間消費聚集區。截至目前,已審批完成海湖萬達廣場、唐道637、喜歡裏步行街、力盟商業步行街、北城七區廣場、新華聯購物中心、王府井大象城、青海省體育中心共8個夜市,審批點位24個,涉及商戶攤位770個。

  走進海北藏族自治州門源回族自治縣大街“夜門源”夜市,放眼望去人頭攢動,文藝表演區、嗨唱燒烤區、民族飾品區、休閒娛樂區、特色美食區、後備廂市集區……攤位合理規劃,整齊劃一。據了解,截至目前,門源夜市日均客流量達1500人次,日均消費額達1.6萬餘元。

  打造特色夜游街區,是點亮“夜經濟”的重要方式。8月14日晚,果洛藏族自治州瑪沁縣瑪央夜市廣場內,人來人往,熱鬧非凡。“這裡的夜市很有民族特色,而且展出的商品種類繁多,我準備買一些牛肉乾帶回去分享給親朋好友。”外地游客趙瑞東説。

  記者了解到,自8月1日第二屆瑪央夜市廣場商貿活動在瑪沁縣正式啟動以來,果洛州六縣合力聯動,為提振消費注入源源動力,每晚舉辦一場主題縣宣傳推介文藝演出,吸引眾多商家、市民參與,讓“夜經濟”更加繁榮,讓城市經濟更有活力、更具韌性。瑪爾洛酸奶、格桑花奶粉、瑪多藏羊、甘德文創、久治牦牛、雪山牛肉等各式“果洛好物”集中亮相,既展現了綠色有機農畜産品的獨特品味,也展示出河源之州、格薩爾文化故鄉的獨特魅力。

  進入旅游旺季,繁華的 “夜經濟”正在成為提振消費的“引擎”,燈光下的消費潛能不斷釋放。

  “夜經濟” 活力旺釋放消費“新動能“

  瞄準“夜經濟”大市場,各地紛紛推出活動,豐富夜間消費場景,“夜經濟”活力十足。

  8月14日,走進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市康巴風情街夜市,人群熙熙攘攘,美食香味四溢,非遺文創琳瑯滿目,“夜游、夜食、夜購”共同構成玉樹“夜經濟”新圖景。

  牛肉鍋貼鋪老闆李貴萍忙得不亦樂乎:“今年政府組織了很多活動,步行街也變得熱鬧起來,我們的生意自然越來越好!”

  據了解,玉樹州以消費需求為導向,以深化消費幫扶為重點,激發帶動消費持續回暖、特色農畜産品持續擴容、産銷對接持續擴大,進一步豐富和活躍玉樹特色産品、餐飲和旅游市場,多措並舉聚力“夜經濟”發展。

  在大美青海·彩虹故鄉互助各大景區人山人海、熱鬧非凡。非遺大戲進景區、魅力四射燈光秀、篝火晚會嗨翻天……8月14日晚,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鄉村全域旅游“明星”油嘴灣景區,吸引了大量游客沉浸式體驗,公主和親、媒婆説媒等令人目不暇接的夜間旅游新産品,令游客驚喜連連。

  據了解,油嘴灣景區每晚平均接待游客達1500多人。而自今年5月1日開園以來,截至目前已接待游客3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580萬元。經景區負責人任臣義測算,其中夜間累計接待游客達20余萬人次,實現夜間旅游綜合收益近300余萬元,有力促進了村集體經濟發展,帶動村民增收。同時,今年1月到7月,互助縣接待游客221.8萬人次,同比增長6.6%,實現旅游收入11.3億元,同比增長14.2%。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持續火熱的夏日“夜經濟”,不斷釋放各地巨大消費潛能,逐漸升騰的夜間“煙火氣”,彰顯着經濟社會日漸涌動的活力,折射出經濟增長與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願望同向而行的發展成效。(本報記者 董潔執筆;本報記者 陳俊 程宦寧 尹耀增 李永波 雷潔; 通訊員 牟泉參與)

【糾錯】 【責任編輯:魚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