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家園丨“金色門源”:文旅賦能鄉村振興-新華網
新聞
2024 08/05 17:47:25
來源:新華網

我們的家園丨“金色門源”:文旅賦能鄉村振興

字體:

新華網西寧8月5日電(魚昊)一條長長的彩虹路蜿蜒在照壁山下,隨着旅游季的到來,這條彩虹路成了游客打卡的必經之路。

8月4日,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門源回族自治縣浩門鎮的照壁山景點,不少游客在這裡排隊坐纜車欣賞門源好風景。

照壁山景區索道。新華網 魚昊 攝

雖然門源縣的油菜花盛花期已過,但一望無際的草原像綠色絨毯在大地上鋪開,成群牛羊悠閒地吃草,這一幅美麗畫面令人陶醉。

照壁山位於門源縣浩門鎮南面,是祁連山脈達坂山扇面余脈向前延伸後又抬升出的一座山峰。站在照壁山眺望,門源兩山夾一川,南負達坂青峰,北望冷龍雪嶺,襟帶浩門長河,鳥瞰阡陌城廓,景色獨特秀麗。

照壁山景區“太空艙”住宿。新華網 魚昊 攝

總投資1.36億元的照壁山景區於2021年7月開始運營,景區建設以來,內部設施不斷完善,吸引了大批游客前來游玩。2023年7月,景區打造了海北州首條游覽索道,游客乘坐在纜車裏可一覽當地美景。照壁山景區負責人閆志忠介紹,索道建設屬村集體經濟,由浩門鎮麻蓮鄉下麻蓮村、包哈圖村及白崖溝村3個村的村民入股,年終為村民分紅120萬元。

照壁山景區餐廳。新華網 魚昊 攝

白崖溝村村民馬曉英和父親馬生祥在照壁山景區餐廳務工,馬曉英告訴記者,景區運營至今,父女倆每月收入加起來共有8000多元。雖然景區每年運營時間只有6個月,但能照顧到家庭,上下班還有通勤車接送讓他們感到十分便利。“我打算一直在景區上班,每年我和父親4萬多元的收入為我們家解決不少困難,再加上景區游客很多,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馬曉英説。

紅山(1314)觀景&木棧道。新華網 魚昊 攝

同樣通過村集體經濟振興帶動文旅産業發展的還有門源縣&&油菜花海景區·紅山(1314)觀景&。

門源縣青石嘴鎮黨委書記孔慶宏介紹,多年來,門源縣始終堅持將村集體經濟發展融入縣域經濟社會發展中,以産業發展賦能鄉村全面振興,帶領鄉親們共同致富。

在紅山(1314)觀景&俯瞰青石嘴鎮一角。新華網 魚昊 攝

據了解,&&油菜花海景區·紅山(1314)觀景&是青石嘴鎮紅山嘴村、紅牙合村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核心産業,一期建設投資537.72萬元,設有觀景&&5座、景觀亭1座,休息&&12處,網紅打卡小景觀20處。

“紅山(1314)觀景&,主要由觀景&和木棧道組成,從紅山腳到紅山頂,一共修建了1314級&階,‘1314’恰好是‘一生一世’的諧音,游客在這裡體驗浪漫愛情,滿足打卡攝影、親近自然、品味吃住、休閒觀光的多元化旅游度假需求,同時輻射帶動了全鎮的餐飲業、運輸業、休閒農業等産業的發展,吸納周邊群眾就業,為實現村集體收益增長、群眾增收打下了堅實根基。”孔慶宏説。

游客在紅山(1314)觀景&拍照。新華網 魚昊 攝

近年來,門源縣堅持將産業發展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搶抓建設綠色有機農畜産品輸出地、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的良好機遇,做大做強青稞、油菜種植,藏羊、牦牛養殖等優勢産業,打造了千頭牦牛、萬隻藏羊養殖基地、北山鄉大泉村良種繁育基地、浩門鎮小沙溝村集約化種植等村集體産業項目,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做大做強香菇種植、西門塔爾牛養殖、白牦牛養殖、林麝養殖等特色養殖項目。同時,依託照壁山、聚陽溝、魚兒山、崗什卡雪峰等優質旅游資源,深入發展鄉村旅游産業及其配套産業,着力打造了&&油菜花海景區·紅山(1314)觀景&、泉口鎮旱&村房車營地、仙米鄉大莊村水上樂園、門源縣雪峰生態牧場等鄉村旅游項目,進一步提升村集體“造血”功能。(完)

【糾錯】 【責任編輯:潘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