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詩歌日 | 牧人的草原 詩人的海-新華網
新聞
2024 03/22 09:21:20
來源:新華社

世界詩歌日 | 牧人的草原 詩人的海

字體:

  新華社西寧3月21日電(記者白瑪央措、張宏祥)3月21日是世界詩歌日,在遙遠的青海湖畔,牧民詩人俄合加一如往常逐水草放牧,詩歌已成為他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清晨,63歲的俄合加都會拿起一本書、一個平板電腦,背上相機包開始一天詩意的放牧生活。200多頭綿羊不緊不慢在前,戴着眼鏡的俄合加揮了揮衣袖在後,迎着朝陽走向離家不遠的草場。

3月20日,牧民俄合加在冬季草場上放牧。新華社記者 張宏祥 攝

  俄合加家住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剛察縣泉吉鄉冶合茂村,用他的話説:“我在這裡出生,在這裡衰老。”雖自小因病輟學,但他已經寫了200多首詩,出版過3本詩集。他家中一共有三間房,最大的一間是書房。

  “我認為寫詩是一種思考方式,比起平鋪直敘地描寫風景,我更喜歡在詩中藏一些謎語,謎底可以是讚美、懷念、想象……”第一次看到俄合加的詩,很難想象這些文字是他多年來讀書自學的成果。

  “莫熱草原是珍珠串起的念珠;莫熱草原是瑪瑙石中的紋路。”俄合加向記者展示了一張夏季草場的照片,一圈圈漸變的橘黃色光暈落在山麓上,潔白的羊群正好繞成一圈,像是挂在了山腰上。

  過去,俄合加手裏總攥着幾張紙片和一短截鉛筆,看到什麼想起什麼就趕緊寫下來。“去年,兒子給我買了平板電腦,現在我是用平板寫詩的老牧民。”他打趣道。

  俄合加的草場位於中國最大內陸鹹水湖——青海湖北岸。青海湖是世居於此的人們心中的“聖湖”,也是詩人靈感的源泉。詩歌在這裡不僅是藝術表達,更融入了日常生活,成為一種文化符號。

3月20日,牧民俄合加在青海湖畔。新華社記者 張宏祥 攝

  去年6月,2023年青海湖詩歌節在剛察縣開幕,80余位中外詩人齊聚青海湖畔尋找詩意和靈感。湖畔草地上,詩人們搭起帳篷,召開主題論壇,朗誦的聲音此起彼伏。牧人或在帳篷外牽着牛羊,或在牦牛帳篷裏熬奶茶,迎接遠道而來的客人。

  “詩和音樂、繪畫一樣都是一種表達方式,當你覺得放牧生活無聊,多讀讀詩。”在與詩歌相伴一生的俄合加眼中,人生的謎底都在詩裏。

  “近年來,青海鄉村涌現出眾多的詩人作家,這與青海這片土地上豐厚的優秀傳統文化滋養有關。”青海省文聯副主席、青海省作家協會主席梅卓&&,鄉村作家群體的快速發展,從一個側面呈現了青海新時代文學發展的新境界,也為鄉村振興主題創作培育和儲備了創作力量。

  “詩人們的作品充分展示了青海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情景,也展示了青海人民擁抱生活、擁抱世界的精神面貌。”梅卓説。

【糾錯】 【責任編輯:丁學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