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頻道 國社@青海 本網原創 要聞 光影青海
政務

西寧湟源:緊守種子高地 牢築糧食安全堡壘

2024-12-05 11:39:58
責任編輯:魚昊 |  作者:湟源宣

  本網綜合消息:近年來,湟源縣在農作物種植領域取得一定成果,其種植品種廣泛涵蓋春小麥、青稞、馬鈴薯、蠶豆、豌豆、油菜、蔬菜、飼草料等,基本囊括省定主要農作物推廣品種,為培育地域優勢主導産業築牢根基,有效推動種植結構優化升級。全縣耕地面積達30.38萬畝,淺腦山地區旱作農業佔據主導,而抗旱優良品種的及時供應成為旱作農業發展的關鍵。為此,湟源縣積極作為,大力引進推廣如馬鈴薯、豆類、青稞等糧食作物,油菜等油料作物,黑麥、燕麥等飼料作物等一批高原旱作作物品種,這些品種具備耐旱、耐寒、抗逆性強等顯著特性。

  優化品種 賦能糧食安全

  湟源縣每年均會有針對性地引進、展示並示範種植一系列優質農作物品種,以推動品種結構的優化,為糧食安全築牢根基。在春小麥方面,有青春 38、青春448、高原437以及互助紅等品種;馬鈴薯則包括青薯9號與青薯10號;青稞涵蓋柴青1號、肚裏黃、崑崙14號和崑崙15號;蠶豆有馬牙蠶豆、青海13號以及青蠶27號;油菜包含青油21號、北油4號、青雜4號和青雜9號;飼草有高燕16號、青甜1號等新品種。這些豐富多樣且優質的品種資源,有效促進了農作物品種結構的不斷優化,為糧食安全提供了可靠且堅實的品種支撐與保障,極大增強了當地農業應對各類風險挑戰的能力,有力推動了農業生産的穩定與可持續發展。

  強化基地 夯實種業發展源頭

  近年來,湟源縣農作物良繁制種成績顯著。良繁制種面積穩步上升,良種覆蓋率超96%,統供率達40%,良種繁育面積約2.2萬畝,麥類三圃田近500畝,推動品種快速推廣與更新換代,實現增産增收。通過良種良法、農機農藝融合集成,充分挖掘優良品種潛力,為特色農業發展注入強勁活力,有力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保護種質資源 紮實推進種業振興

  湟源縣圓滿完成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任務,精準完成46份各類作物徵集表以及 3 套普查表的填寫與上報流程。此次行動共徵集並上交46份豐富多樣的作物品種,涵蓋老品種蔬菜種質資源9份、  蠶豆2份、牧草7份、小麥老品種5份、青稞老品種8份、油料作物2份、馬鈴薯3份、野生近緣種4份,以及胡麻、核桃、花椒樹、梨樹各1份,蘋果樹2份。借此次行動的開展,湟源種子站大力強化種質資源的保護力度與利用效率,積極推進湟源縣特色資源馬牙蠶豆的提純繁殖與深度保護利用工作,同步持續開展其他農作物老品種與優質品種資源的擴繁任務,為湟源縣農業種質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培育龍頭企業 促進種業市場健康發展

  目前,湟源縣已成功培育出一家頗具競爭力的種子生産經營企業 —— 青海欣榮草農牧開發有限公司。該企業年銷售量約達200萬公斤農作物種子,其生産用種來源兼顧本縣與外縣。在湟源縣,每年開展良種繁育的面積達2.87萬畝,同時還在海南、海北等地區構建了超1000畝的良種生産基地。其所生産的原良種,銷售範圍廣泛覆蓋湟源、湟中、大通以及互助等地市場,有效填補了市場需求缺口,深受農民群眾歡迎,也為進一步打造育繁推一體化的種子企業築牢了根基,有力推動了湟源縣種業的規模化、産業化發展進程,在區域農業産業鏈中發揮着日益重要的樞紐作用。

來源: 湟源縣種子站
01007019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3022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