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消息:都蘭縣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黨的組織路線,緊扣省委“六個一”要求,以“點上夯基、連線提升、擴面增效”的工作思路,探索實施黨建引領路衍經濟促鄉村振興“點線面”模式,推動抓黨建促鄉村振興落實見效。
在“點”上強引領、促提升
始終把黨建引領鄉村振興作為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第一引擎,持續在責任落實、強基固本、政策支持、隊伍建設上協同發力,激活黨建引領路衍經濟促鄉村振興“一池春水”。在組織領導上發力。堅持“以上率下”,確定28名縣級領導、83名鄉鎮黨委班子全覆蓋包聯106個行政村,構建縣委“一線指揮部”、鄉鎮黨委“前沿指揮所”、村(社)堅強戰鬥堡壘的三級聯動體系,形成三級書記一起抓、全縣上下齊推進工作模式。在強基固本上發力。持續實施13個村級陣地“強基固本”工程,整頓提升2個軟弱渙散村黨組織,持續推進村幹部國家通用語言使用培訓,鞏固提升串聯50個示範點的“溫暖都蘭”黨建品牌地圖,全面展示抓黨建促鄉村振興成果。在隊伍建設上發力。定期組織開展現場觀摩、擂&比武等活動,創新試行駐村幹部派出單位“紅黃綠”跟蹤督辦管理機制,儲備村級後備人才678名,率先在全州啟動到村任職大學生選聘行動,創新推行到村任職大學生縣鄉村“1+N”結對培養機制,全力構建“人才矩陣”。在政策支持上發力。以全縣“十大民生實事”為落腳點,投資1.06億元實施萬隻藏羊生態養殖基地建設、青儲飼料加工廠建設等項目。持續推進“百企興百村”行動,形成“土地流轉+優先雇用”“股份合作+保底分紅”“訂單種植+保底收購”等多種利益聯結方式,實現利益共享。
在“線”上抓延伸、提效能
立足高原特色生態農牧業大縣定位,以國道經濟牽引農牧業産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推進農牧經濟、特色經濟、服務經濟為一體的路衍經濟發展新格局。做優做強農牧經濟。深度融入綠色有機農畜産品示範省建設,依託國家級、省級兩大現代農業産業園,持續做強枸杞、藜麥、青稞、藏羊、牦牛五大産業。大力推進穩糧保供行動,構建糧經統籌、農牧並重、種養循環的現代農業生産體系。積極引進培育家庭農牧場、農牧民專業合作社、電商企業等新型農牧業經營主體,不斷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探索培育特色經濟。大力開發“庭院經濟”,動員村集體經濟組織、廣大農戶依託田園風貌、民俗風情,發展農家樂、牧家樂等經濟模式,積極搭建手工藝品技藝傳承、設計生産、産業發展、交流合作的平台,重點扶持縣域民族服飾、木雕擺件等非遺手工藝品加工作坊,實現“指尖藝術”向“指尖經濟”轉化,助力鄉村全面振興。拓展延伸服務經濟。紮實推進“一點多能”多元化國道經濟帶建設,持續擴大縣域5個鄉鎮集餐飲、停車住宿、車輛維修、倉儲物流、紅色驛站服務於一體的“109國道綜合服務區”,投入運行“神奇柴達木優品”旗艦店,擴充5家“司機之家”,設立“紅色驛站”黨員示範崗,切實將基層黨組織優勢轉化為賦能鄉村振興的發展勝勢。
在“面”上求突破,融發展
牢固樹立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深入推進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堅持基層黨建與中心工作同頻共振,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切實推動農牧區重點工作提質增效。進一步夯實基層治理根基。鞏固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五優五提”工程成果,健全完善鄉村治理“積分制”“網格化”管理、流動人口管理“候鳥式”、矛盾糾紛調處“一站式”等基層治理舉措,不斷促進基層治理提質增效。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建立“線上自動預警,線下入戶核實,政策精準落實”的工作機制,2024年前三季度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達18562.21元,同比增長10.42%,脫貧攻堅成果得到有效鞏固。進一步提升為民服務質效。廣泛開展“一名黨員一面旗”“黨旗在一線高高飄揚”“黨員承諾踐諾”等系列實踐活動,推動解決群眾在居住、出行、就業、就醫、就學等方面的急難愁盼問題,引導黨員在服務群眾、保障民生、順應民意中當先鋒、打頭陣、作表率,全面提升為民服務質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