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消息:今年以來,西寧市城西區聚焦“一個創新基地、三個中心城市”定位,緊緊圍繞打造全省現代服務業高地,實幹篤行、守正創新,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走在前作表率。
新興業態培育壯大。鼓勵發展首店經濟,大力引進國內外知名品牌入駐,萬達廣場、王府井大象城等7家商場引進“你好,大藝術家”展、一品珠江等首店品牌35個,實現銷售額4850余萬元。按照“一街區一特色”設置15個夜市,並在力盟步行街劃定區域,規範設置流動攤位134個,最大限度發揮“地攤經濟”的吸納能力,每日客流達10萬人以上,累計實現銷售額近500萬元。組織指導92家企業申報省級專項資金項目,爭取專項資金2284.43萬元。
數字經濟創新發展。運行青藏高原第一座青海崑崙人工智能算力中心,成功舉行“西寧高端算力人才交流合作大會”,成立“西寧算力人才服務站”“西寧算力實訓基地”,發布“西寧高端算力專家人才庫”,匯集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領域高層次人才30余名;投資2400萬元,購置人才公寓18套,打造具有西區特色的人才服務保障“新品牌”。青海崑崙人工智能算力中心《打造青藏高原AI算力底座,創新驅動AI生態産業聚集和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案例,榮獲2024世界智慧城市·中國區—産業與經濟大獎,第六屆“中國創翼”創業創新大賽省、市、區一等獎。
消費活力不斷增強。制定《城西區2024年促消費活動實施方案》《西寧市城西區消費品以舊換新實施方案》等措施,投入500萬元區級資金,疊加國家和省市政策優惠開展購置補貼,聯合中國銀聯開發家電以舊換新“城西區家電補貼申請專欄”,已為3113名消費者發放以舊換新區級補貼313萬元,帶動消費2070萬元。結合以舊換新消費熱潮開展系列促消費活動12場次,預計帶動消費2000余萬元。同時,鼓勵轄區企業自行開展“線上+線下”“返款+補貼”等形式的消費活動120余場(次),預計帶動消費3.4億余元。
招商引資落地見效。印發《城西區2024年招商引資領跑行動工作方案》,召開“重點領域高質量發展”等各領域企業家座談會12場,成立區域性商協會聯盟,搭建多元發展的政企商交流平台。謀劃儲備數字經濟、新興産業等方面項目49個,開展招商引資活動9批次,接洽企業44家,舉辦推介會45場次。圍繞低空經濟、家政服務、綠色算力等與9家企業達成合作意向。成功簽約綠城錦玉園三期、天橋中心等房地産項目,依託青年巷城銘座、華夏銀行等5個續建項目,完成省外到位資金17億元。家政服務提質增效。制定《城西區促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改革方案》,成立區級家庭生活服務業協會,聯合城西區家庭生活服務業協會開展家政進社區活動40余次。建立區級家政服務信息平台,錄入企業28家、家政服務人員300餘人。主動對接省、市家政協會制定家政行業標準,經省商務廳核查後發布2個地方標準、3個團體標準,申報發放以獎代補項目資金23.33萬元。聯合斑馬家政、培育打造“西好到家”等一批家政服務特色企業品牌。城西區榮獲2022—2024年青海省家政服務提質擴容示範區縣。
營商環境持續優化。依託青海省政務服務平台同步承接省定“高效辦成一件事”事項15項,城西區認領8項,逐項編制辦事指南,在政務服務網進行公示。持續深化政務服務“一網通辦”,設立24小時自助服務共享大廳,7家部門“一網通辦”事項達113項,累計辦件19000余件。梳理“跨省通辦”“區域通辦”事項清單、點對點通辦事項清單,並在省政務服務平台“跨省通辦”服務專區上線,實現“跨省通辦”81項,“全城通辦”96項、蘭西城市群政務服務(縣區)區域通辦76項。全面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建立包容審慎監管和“柔性執法”模式,切實提升行政執法質量和效能,辦理“首違不罰”案件23起。
人力資源培優挖潛。今年以來指導10家企業成功辦理人力資源許可證,協調13家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入駐人才就業數字化服務基地,城鎮新增就業6893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2207人次。通過整合社會有利資源,聯合青鵬中橋人才就業數字化服務基地建設綜合性人力資源市場暨零工市場,為勞動者和用人主體提供政策諮詢、崗位供求等“全鏈條”服務,開展招聘會及特色活動17場,服務企業269家次。積極引導轄區企業和城鄉勞動力開展各類職業技能培訓80期4062人,撥付職業技能培訓補貼5345人342.532萬元。依託孵化中心優質人才資源,打造“一對一”服務工作室,開展各類促創活動32場,惠及企業938家(次),有效助力企業發展。